书籍 此时怀抱向谁开的封面

此时怀抱向谁开

袁一丹

出版时间

2020-04-01

ISBN

9787532175680

评分

★★★★★
书籍介绍
“此时怀抱向谁开”,取自顾随之词,作于北平沦陷时期。借为书题,因此集所录之文,多探求明暗之间的历史,微婉隐曲的表达,及历史中人欲言还止的心事。 文史互通,通向何处?其交汇处或许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人身上。对人——特别是历史中人的理解,不该被学科、家法所拘囿。本书侧重于1937至1945年间,沦陷下的人事与风景。第一辑以人物为中心,探究沦陷下知识阶层的伦理境遇与修辞策略;第二辑以空间为单位,考察沦陷北平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氛围。第三辑为学术书评,不限于自家的专业背景,意在展现个人的读书趣味,力图探索书评作为一种述学文体的多样性。 袁一丹,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近期从事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史、抗战时期沦陷区研究。所撰学术随笔及书评多刊于《读书》《上海书评》《北京青年报》等。
目录
小引
第一辑
历史的转调与滑音:赵元任在1919
民国学术圈的“里子”:寻找汤尔和日记
“书房一角”:周作人阅读史初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细微处见精神,有余味
写得太好了!文章在历史叙事方面流畅自然、剪裁得当,读来趣味盎然;在学术评论方面用语准确、逻辑严密,不少见解令人击节赞叹。总的来说,既能满足我这样的外行人对名人八卦的窥探欲,又能另辟蹊径,从沦陷区平民的日常生活要素切入分析,于细微之处还原战争对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的冲击,为学术同行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当然也有我不满意的地方,《“去道德化”的陷阱》一文中作者既不认可卜正民从去道德的角度来研究“汉奸”政治的思路,认为其有堕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危险,更不同意民族主义者非黑即白的粗暴道德审判,认为其将复杂历史简单化,犯了历史研究的大忌,但是自己也只是提出应该运用“模糊史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没能给出明确的方法,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在当下的历史语境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澄清史实,更极具现实意义。
“好像守着风中的一朵火苗,眼看它暗下去,暗下去。青年人的热情、锐气,还有大把大把的好时光都无声息地消耗在体制内的竞技中。”是不甘心于此才有这些文章这本书的吧。
最早看目录时,好多感兴趣的题目,但真读起来,几乎每篇都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作者运用的那些理论和术语,我几乎一无所知,果然自己还是偏好文献、史事甚至段子。。。
这书的难得,在我看来,真的是作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其实就题材论,写北平沦陷期的知识分子,文、史学者都做过不少文章,可大多问的问题没意思(比如某某人到底是不是汉奸、某某人跟某某人是不是交恶),这些文章,看多了也无非是比别人多知道了一些信息、了解多些内幕。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几无裨益。能够打破文史分科的界限,不是故意为打破而打破,是被真实的问题(也是重要)带领,从文献出发一步步求真的自然过程。《“书房一角”:周作人的阅读史初探》和《周作人与傅斯年的交恶》二文,都体现了作者提问的高妙。思想史取向下探究文人的文学阅读,不止是可用材料大大拓展,更是带出了以往读者都轻忽的问题:重要的不是他到底读过哪些书,而是这些书如何构成了他面对精神危机的思想资源。这个过程,才有趣。
写的真好
最初是在一席上看到演讲,觉得作者对北平沦陷时期日常生活与道德状况的切入点非常具有当下性、极具问题意识。马上找书来看,却发现我以为的纪实作品其实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对我此前感兴趣的突发事件比如战争、瘟疫对个体日常生活与思想的影响部分反而篇幅很少。但仍不失为一本非常敏锐、前沿、扎实的好作品,只是我从来就是学术圈的三脚猫,如今更是早就做了“逃兵”,时隔多年再度此类著作,反而愈发明确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叙述清晰,文笔悠扬,和作者博士论文相关的几篇最好。不过每篇论述的意思相对还是比较单一的,毕竟是随笔不是论文。
四点五星。前几辑的文章里,可能因为对背景不甚了解,读过也只是读过。但在最后一辑的书评中,可能是作者的思想与方法的取向以及文体本身所要求的品评之间,有些卓然而立的东西,让人不禁自省。 另,作者文风显然是克制净省一路,有些篇目,似乎还应有下文。
弦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