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最后的耍猴人的封面

最后的耍猴人

马宏杰

出版时间

2023-01-02

ISBN

978753218561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时光的流转中,有些故事如同古老的歌谣,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回荡在我们的心头。《最后的耍猴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将你带入一个渐渐远去的世界,那里有猴子与人的欢笑与泪水,有江湖艺人的辛酸与执着。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这些故事提醒我们珍视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理解生活中的坚韧与温情。
作者简介
马宏杰,1963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图片编辑和摄影师。自1983年开始摄影生涯以来,他曾在工厂工作、担任记者,于2004年起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任职。他的作品专注于记录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深入挖掘中国乡村的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已创作了包括《西部招妻》、《江湖耍猴人》、《唐三彩的故乡》等在内的二十余个专题摄影项目。马宏杰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比赛优秀奖”。他的作品《家当》在意大利国际摄影节展出,并在英国SESAME画廊、瑞士Oriental Vis Art画廊以及丹麦、挪威等地巡展,展现出他在国际摄影界的影响和地位。
推荐理由
《最后的耍猴人》一书深入探索了中国传统耍猴艺术的历史、变迁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它通过摄影师马宏杰的镜头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耍猴艺人们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他们与猴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独特洞察,还引发了对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深思。对于那些对中国社会文化、民俗艺术或者人类与动物关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既富有人文关怀又引人入胜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和人类动物关系的研究者或爱好者
喜欢深度人文纪实作品的读者
希望了解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挑战的人们。
书籍脑图
目录
接地气的马宏杰/杨锦麟
我关心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马宏杰
寻找耍猴工人
3 四川的猴子被河南人耍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好看啊,是那种我会忍不住想一口气(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本确实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内读的最快的一本)读完的作品。是那种“表里如一”的好:内容上,该有叙事的地方叙事都很流畅,故事虽然平实,但非常吸引人,有“群像图”,也有“主心骨”(以“老杨”杨林贵的故事为主线);该科普的地方也一点都不含糊,这样不会让整本书浮于表面,补充的那些背景知识读起来也都很有趣,整本书也因此更加立体,这次在二〇一五版初版的基础上新增了两篇,这两篇都非常重要,一篇给了老版最后一篇《耍猴人之“罪”》一个真正的结局,另一篇则介绍了多年过后以老杨为代表的一批耍猴人的现状,稍显遗憾的是篇幅还不够长,看得不够过瘾。形式上,书的手感极佳,内文和封面选得纸很搭,设计也简洁大方,让人很有翻阅的欲望。
勾起许多幼年时的回忆
No.9
夜里10点多,打算翻几页书然后睡觉,拿起手边这本《最后的耍猴人》,一口气看完然后失眠。
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很久没看这种纪实文学了。 耍猴,隐隐约约有点印象,没想到他们的生活充满这么多的艰难阻碍。 尤其看到最后,权力机关的滥用和缺失公正的做法,着实令人失望。
震撼 又心酸 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也有人如此的生活……
不是长篇报告文学,而是横跨十几年的多篇报道的合集。小人物身上折射出大时代的变化,很好的题材,作者也付出了很多,但总感觉文字过于零碎欠缺加工,这块璞玉本应更加光华灿烂。 PS:对比了15年和23年两个版本,新版加了万把字的后续,介绍了几名耍猴人的近况。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老版有柴静的序,新版删掉了~
只读了续篇,第一次读耍猴人还在校园,转眼之间,老杨苍老了许多,我也没有当时那么纯粹快乐了。
如果生活允许,没有人愿意如此卑微的讨生活。耍猴艺人面对社会的有色眼镜,还能有如此宽容理解他人,甚至愿意给予他人善意。我很感动!我看出了人生而不平等,我也读懂了人生而平等。respect。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