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化之用的封面

文化之用

[英]特里·伊格尔顿

出版时间

2023-06-30

ISBN

9787532186747

评分

★★★★★
书籍介绍

上帝死了。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家面对上帝之死引发的危机,为他寻找了各种替代者。从启蒙运动的“理性”到唯心主义的“精神”,从浪漫主义的“艺术”到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它们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演进,也是现实政治层面的对策。

然而知识分子提出的种种主张总是难逃“双重真理”困境,颠倒了理论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宗教信仰依然难以被真正替代。“9·11事件”后,这一问题再次回到舞台中央。在资本主义所谓的无神论时代,上帝似乎突然起死回生。

本书中,伊格尔顿提纲挈领,清晰深入地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当下精神生活源流的重要参考和风趣解说。思想不仅求真,也要有用。伊格尔顿生动还原了思想的内外语境,揭示时代具体的意识形态任务,辨析思想史发展的综合动力。知往鉴今,面对我们当下的精神危机,“文化”似乎依然最堪重用,也最值得期待。

尽管危机重重,但“一种新的信仰、文化和政治结构或许就诞生在此处”。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曾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现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国文学杰出教授。自1960年代至今,已出版著作数十种,涉及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领域。代表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事件》《英国现代长篇小说导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

译者

宋政超,哲学博士,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法国哲学。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启蒙运动的局限
第二章 唯心主义者
第三章 浪漫主义者
第四章 文化的危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是我接手编的第一本书,像大多新手一样,难免改得过多。当时时间也宽裕,就改得更多了一些。放到现在我大概会减少一半的修改。不过有些「可有可无」的修改也还能体现一些趣味,比如吉本的那句名言,我改用了钱锺书先生的翻译:「众人视各教皆真,哲人视各教皆妄,官人视各教皆有用。」识者自当会心。至于这本书的重要性,各位点开看看简介就能明白。
在书之伊始,伊格尔顿告知读者他“与其说是在谈上帝,不如说是在探讨由于上帝的明显缺位而引发的危机”;对“危机”本身和应对“危机”的讨论贯穿了全书,但也仅仅于此,他并没有也给不出相对恰切的应对措施。这并非伊氏之过,却间接地导致了章节之间其实只是一套“危机”翻来覆去的游标卡尺般的偏这还是偏那,反而是章节内对各种文献的综述尚属清晰。恰是伊格尔顿论述的是作为一个政治事件或者意识形态的“宗教”(加上对许多具体的危机应对者的征引文献其实是二手的),他失却了基于此的神学评判,先天的跛足使得《文化与上帝之死》仅仅是唤醒和强调一个问题,这就像行文中他虽凸显上帝弥合精英与大众等间的能力,但绝大多数引用者或论述压根与被操控的大众无关。既然思索“信仰缺失”本是精英的专属,何必冠以“上帝”之名?
适合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读者,不过伊格尔顿如此诚恳,还是值得一读。
为什么要改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充满联想与发散,许多细节需要熟悉讨论的理论才能补充想起。
垃圾翻译:第39页:“但是它们并非能够轻易使得新政权合法化的理念”;第155页:“中产阶级正面临着以他们难以驾驭的市场力量破坏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合法的阶层化的政治秩序的风险”;还有通篇充斥着的“男男女女”。译者英语水平和文字组织水平这个样子怎么拿的博士学位。而且为了多圈钱还弄了30页可有可无的单词表,真是脸都不要了。原作者水平也是不忍直视,第一章用十几页又臭又长的引用试图厘清理性和宗教的关系,最终也没明确抛出个自己的观点。第二章第91页,好不容易提到了文化和政治自由的关系,起了个头之后又开始“旁征博引”,最后自己的结论依旧是不了了之。看到这儿的感觉就好比前戏刚有点进入状态,等到要射的时候就又软了。还有作为副标题出场的伊斯兰教,在书里也就占了10页左右。还不如去看《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