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疾之成殇的封面

疾之成殇

陈昊

出版时间

2020-03-01

ISBN

9787532595211

评分

★★★★★
书籍介绍

唐咸通十一年(870),沈子柔,一位“青楼之美丽”在疾疫流行的洛阳离世,她的生平所留下的文字记载,只有源匡秀为她撰写的墓志。现代的历史学可以如何讲述她的故事?我们需要“诊断”咸通年间流行的疾疫在现代医学中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吗?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曾提醒我们,认为拉美西斯二世死于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1882年才发现的结核杆菌导致的疾病,与断言他死于机关枪一样,是一种时代错置的谬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被沈子柔和源匡秀认知和感受的疾病实体。可惜,源匡秀并没有更多谈及疾疫,而侧重于激烈的情感表达:“火燃我爱爱不销,刀断我情情不已。”将两句中的叠字串连起来,“爱情”出现了!若是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活了起来,也许会嘲笑那一瞬间的自恋,以为一座城在灾难中的倾覆,是为了成全那凝固的“爱情”瞬间,却忘了沈子柔和源匡秀的“爱情”,如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只能在历史流动的场景之中被感受和理解。这不是一本疾疫年代的罗曼史,而是试图追问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中国古代历史中种种关于疾病和身体的名称如何成为实体,被人们所认识和感知?而中国古代历史中罹患疾病(或者遭遇各种身体状况)的男女老少又如何成了可以认识和感知它们的个体?也就是说,我们要理解面对疾病的个体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如何在构成历史叙事的网络中存在。在这里,被制造出的个体与作为历史性的存在的疾病实体通过塑造他们/她们/它们的知识基础和权力关系相互关联,追索历史化的疾病实体与被个体化的“病人”是同一个过程。这是用知识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勾勒疾病名义的替换、扩展、蔓延、模糊乃至留白的知识基础和权力运作,探索疾病实体和罹患疾病的个体如何被塑造。即使我们依然无法听到大多数沉默者的情感和知识表达,但是也许可以观察到留白边缘的笔触。

陈昊,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他的教学和研究围绕着中国6-13世纪的知识史和文化史展开,关心的主要议题包括身分叙事与历史知识论、知识的物质载体(写本和印本文化)与文本意义的生成、历史中的身体感官与情感表达、社会沉默、创伤与历史叙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疾病如何成为历史?
引言:辛追的血吸虫病与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肺结核
第一节、“什么是疾病”的历史解答
第二节、以社会和文化超越回溯诊断?
第三节、全球史、DNA、出土文献与回溯诊断的“回归”?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种知识社会史研究。导论追索疾病成为社会实体的学术史,结合拉图尔和福柯的科学史进路,将疾病史定位为知识史——作为一种知识的疾病被哪些词语所言说,词语之间又如何替换、蔓延、模糊和沉默?即疾病知识所关系的知识型是什么。第一部分“编户齐民的生命政治”,国家的统计凝视将身体间的差异作为认识对象来编排与干预,有关疾病与身体的知识制造了户籍中的“个体",权力之于主体的生产性即在于此。第二部分“注的考古学”,讨论“注”和“注连”在不同文本和语境中的变动,即某种知识如何在不同的仪式、信仰与城市中被各自表述,以及这些不同的言说方式对病人与治疗者身份的塑造。第三部分延续此前思路,将个体的成立视为知识与权力运行的结果,考察瘟疫带来的知识和观察视野如何重新确立个体和由此带来的创伤与沉默。
送出膝盖
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的华丽楷模”了。其实在论文原刊之处,更能凸显出它独特的气质;但放在一起,不免信息过载,审美疲劳。所以可能高妙的东西以少为贵,如果通通高妙,不免内卷起来,沦为稀松之平常。
《导论》:疾病/医学史的认知史,挑战疾病实体性论,分析希尔舍、富士川、廖温仁、陈邦贤、德贞、伍连德、王吉民、余岩、章太炎、范行准、梁其姿、罗森伯格、凯博文等人各自在此中的位置及其认知底色构成的来源。 《癃》:秦汉国家的身体管理,癃、淋替换。《三疾》:汉唐国家视野下的个体及其常规/异质性身体、身体的身分化。 《注》《上章》:仪式中的文本与现实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确切关系。
其实不太懂,这是自己的问题
不容易……
“我们要理解面对疾病的个体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它们如何在构成历史叙事的网络中存在。”
中国古代医疗文化史研究参考书目。本书看似是一部学术专著,其实是一部论文集,阅读体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