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封面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贾雷德・戴蒙德

出版时间

2000-08-01

ISBN

9787532723553

评分

★★★★★
书籍介绍

远古时候,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杨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

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这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粮食生产从这些最早的中心向外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这与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其他特点――如各大陆不同的面积、位置、甚至形状 ――有很大关系。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理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

正是这样的一些社会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海去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结果却常常导致对土著人土地的入侵,并通过屠杀和带来的疾病大批消灭了土著居民。读者不太熟悉的类似的人口更替,在更早的时候便已在东南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主展开了。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这是一部富于惊人新发现的著作,即使是在向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时,也会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目录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在5章中环游世界
用户评论
醍醐灌顶
#恒阅# 作者认为人类不同种族的命运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其起点在于适合驯化的野生物种数量和物种传播的速度,并因此引起了粮食剩余及因此产生的复杂社会、技术水平、政治组织、文字和流行疾病方面的差别,并最终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优势格局。作者的观点和地理决定论只有一线之隔。此外,这本书是让我感受到研究著作怎么能写得好的第一本书。在前言中就亮明观点,写作过程重逻辑论证而轻事实证明,结构编排从阅读而非研究角度出发,采用更平实的语言等。
人类历史的深度解释模式,主要观点令人信服,但细节需要继续打磨。
我总要把名字念成枪炮、病菌与玫瑰……
一部观点独到的历史著作。环境决定论的另一种阐释,从动植物驯化、文化的地理传播、陆地面积与人口等几方面论述了各人类社会兴盛衰落、千姿百态的原因。环境决定了人类群体获取资源的程度,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当然,环境的作用与人类社会最终呈现之间还相隔着许多其他机制,一言半语很难说清。
给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
我对于地理决定论理解的萌芽。
深奥
这本人类学值得标注。 首先,内容逻辑体系比较清晰,例如第三章写土著和移民的区别,第二部分则讲产生这些区别的终极原因:粮食生产,第三部分接着分析终极原因如何影响直接原因:病毒、文字、技术、行政组织等方面。个人认为,看这种书厘清章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逻辑框架尤为重要。 另外,书中多以一个事件为切入点,不断升华概括,从表面看到更本质的东西,虽有可能以偏概全,但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视角。
说到底还是适者生存,很多发展规律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看到最后最深刻的反而是中国和欧洲发展结果的分析,一直以来中国都以长久以来的统一为民族自信的来源,却也因为这种统一扼杀了很多发展的可能,无论何时,鼓励多样性都是促进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言堂永远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