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赎罪的封面

赎罪

[英]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时间

2011-06-01

ISBN

9787532754656

评分

★★★★★
书籍介绍
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 布里奥妮终于达成了愿望,也终于写出了一个鸿篇巨制的人生与赎罪的故事,最后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布里奥妮终于说出了故事最为残酷的结局。 伊恩·麦克尤恩(1948- ),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五年以后看原著小说,更能体会贝里奥尼的愧疚。
太过冗长
看完书才明白电影多厉害
继续麦克有恩之旅。先出的基本都看完了。幸好译文又及时更新了三本。总的来说,还是无法原谅啊,即便这场救赎对布里奥妮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另外,麦克有恩总能塑造一些算不上大奸大恶,却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王八蛋。
似乎看过书或者电影的人都把布里奥妮的错误行径归咎于妒忌,她在十岁时的夏日(又是夏日,这一层又一层的夏日)跳入水潭测试罗比的爱意却招来斥责,这段出现在罗比长途跋涉中得回忆,从受害者的角度思考布里奥妮匪夷所思的坚定证词。我们为一对璧人终天涯两隔而感叹唏嘘自动站队受害者,顺着罗比的猜测给布利奥妮扣上既卑贱(妒忌姐姐的美貌,爱情)又邪恶(找机会下毒手)的帽子。也许你看出来了,我是极喜欢布里奥妮这个角色的,这样俗气drama的理由实在配不上我们十六岁起就思考独立性问题的早熟文艺女青年。不是我不为旷世哀恋感动,不是我不为一美一对碧绿的眼珠,平胸凯拉一袭丝滑的长裙沉醉,只是我相信更客观,更真实,更新颖的理由——创作欲望。这样的欲望造就了布利奥妮,造就了这段爱情,造就了这段故事,造就了赎罪,也造就了麦克尤恩
大学读过的书,曾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当时没有读懂这本书,多年以后恍然回首,才明白Ian讲了一个多么苍凉的故事。现实之痛,文字之耻,想起林奕含的采访录,泪目。
书和电影都很喜欢。
牛逼
塞西莉亚真的是理想型啊。 结果并不美好,不妨碍过程令人沉溺。结局的BE才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谨言慎行。 值得二阅,与《罪与罚》联想式的阅读。 他人不当为自己的偏见买单,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看法去断定事物/行为性质。 我们总将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赎罪,渴求得到宽恕,获得和解。 “你犯了一个错,想要弥补,想要还清,却发现根本无力回天。”
书中书的结构,第一部分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那一天的事情,略微考验阅读的耐心。 主人公布里奥妮因为沉溺于自我的想象,导致铸成大错,永远改变了三个人的一生。当现实已无赎罪的可能,于是用一生反复书写,六易其稿,借文学以完成自我的救赎,这点非常让人动容。麦克尤恩的残忍在于塞西莉娅与罗比终于如愿在一起了,但不是在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