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看,那些小丑!的封面

看,那些小丑!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时间

2016-03-01

ISBN

9787532770977

评分

★★★★★
书籍介绍
“振作些!”她喝道,“看那些小丑!” “什么小丑?在哪儿?” “噢,到处都是。就在你身边。草木是小丑,文字是小丑。场景、数字都是小丑。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一玩笑、形象一就有了一个三料小丑。来吧!玩吧!虚构世界!虚构现实!” 我真的这样做了。天哪,我真就这样做了。为了纪念最初的那些白日梦,我虚构了这位姑婆,而现如今,她正沿着记忆前廊的大理石台阶,颤颤巍巍地走来,侧着身子,侧着身子,可怜的跛脚夫人,用那黑色手杖的橡皮顶端触着每一级台阶的边缘。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目录
叙述者的其他作品
第一部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完的感觉就是纳博科夫肯定写这本写得老开心了,都差点玩飞了。没有在文本上玩结构,但是在小说家的人生轨迹上玩了结构。等把纳博科夫的小说都读完了,可以找找里面提到的那些小说对应的真实小说。
从多个角度都可以看出这是老头子自己写的半自传式回忆录小说。假借男主人公写作的艰辛反映出自己的写作历程,故事中每一本小说的书名和内容几乎都可以找到现实中纳博科夫自己的著作相对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我看的最后一本老头子的书,也是最后一本买的,内容也近乎总结了知识累积和毕生追求。故事本身并不吸引人,而且很容易让人想起早年的《洛丽塔》情结,老头子的恋童癖心理真是贯彻一生,终其不愈。一口气读完,畅快地结束最后一本小说的阅读,不禁扼腕叹息,以后再也没有纳博科夫的作品可以看了,而苏联老作家的精华到此消失。
两种形式的《说吧,记忆》,抑或,迷雾中的,镜花水月般的《说吧,记忆》。
有点类似自传,纳博科夫这典型的文人脾气和性趣(严重的萝莉控)实在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让我想起读卢梭《忏悔录》时一丝一毫忏悔的意味都体会不到,反而觉得这家伙在卖弄风骚、沾沾自喜。这些作家的直男癌真够可怕的,然而他们还要出来现眼。总而言之,情感领域,除非你也是个文人,恰好是棋逢对手,否则还是尽量珍爱生命,远离文人为好。
纳博科夫用旋转迂回,密不透风的隐喻文字,指挥了一场以自身作品和情感世界为丑角的马戏巡演。所以读者得以看到主人公以亨伯特。亨伯特式的押韵假名邓伯特。邓伯特在幽会公寓的门房登记簿里落款,随后却落入《黑暗中的笑声》里情妇致信妻子的毁家庭阴谋;又看到老作家在《普宁》式学术聚会上结识路易斯夫人,不久却因对《洛丽塔》般“母女通吃”身心疲惫而将贝尔——多莉驱逐至瑞士寄宿学校;当然还有改名《红礼帽》的《斩首之邀》,冠上《兵吃后》的《防守》,糅合剑桥求学,火车和逾越深林边境的《荣耀》等等。转向细胞错落症则是作者探索小说——传记互拟文本,完成时间逆行的创作困顿反应。
好哇,是那种必须对他的写作风格和作品内容甚至是其中情景熟悉才能读出趣味的作品,是parody之parody。我实在是更喜欢作为文体学家写实验小说的纳博科夫。角色们从另一个空间投射来的阴影令一切瓦解成一场盛大的小丑戏。
~又是开篇惊人
不太好读,文章中充满了反讽,看的不是很明白
挺有意思的书,文中充满了讽刺,真的需要仔细看,仔细思考的书
纳博科夫又给我们一个一直到文末的疑问,为什么无法转身,到底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的无法逆转。半自传色彩,我也蛮喜欢最后那个“你”的,以及艾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