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夏夜(杜拉斯全集2)的封面

夏夜(杜拉斯全集2)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出版时间

2019-04-01

ISBN

9787532779222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杜拉斯全集》的第二卷,收入法国作家杜拉斯写于1952至1960年间写的三部长篇小说《直布罗陀水手》《塔尔奎尼亚的小马》《夏夜十点半钟》,是作家处于转型期,从传统往个人风格化写作转变的作品。杜拉斯不再着意于平铺直叙讲故事,而是在看似寡淡的对话中道出微妙的心境与情感。小说仍有比较完整的情节,但加入魔幻、黑色悬疑小说色彩,虚实界限开始模糊,语言节奏、叙述节奏开始变得断裂。 其中《直布罗陀水手》,讲述落寞男人抛弃女友和工作,帮在意大利渔村遇到的美丽女人寻找她爱着的直布罗陀水手,新的爱情随着海上旅程在两人中间产生。这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构筑起的一个虚实之间游离的故事。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大海、炎热、苦味康帕利酒、滚球游戏——思维在炎热中凝固,多年的爱情也停下脚步。是出发旅行,为生活寻找另一种风景,还是在惰怠中放任情感?答案是,“面对爱情必须完全承受它的烦恼与一切。不可能有假期。” 《夏夜十点半钟》,小说围绕一次旅行与一桩命案展开,闷热的夏日、乏味的假期旅行,突如其来的谋杀扰乱一家人的行程,妻子也在偶然的情况下卷入案情。小说呈现了两段相似的爱情关系,迷乱、绝望的情绪成为杜拉斯写作的标志性元素。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拥有国际声誉的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作品涵盖小说、随笔、剧本、电影等多种形式,以《情人》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以《广岛之恋》和《印度之歌》等赢得国际声誉。早期作品形式古典,后逐渐打破传统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的内涵,给艺术带来了革新。
目录
直布罗陀水手
第一部
第二部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
第一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去年还是前年,为了抵御失眠翻开其中的一本,直至后来睡眠变得不错了。看直布罗陀的水手时,正在将一件旧物抛在脑后,沿着岸线不断徘徊。这本里最喜欢第二个故事,令人生厌的同时最叫人惊喜和愉悦,大概是波峰积攒下来的失望。最后一个故事,我正思考恐惧的化形并苦于延续这一描绘,而后愤怒的化形在我眼前出现又由恐惧杀死了。
杜拉斯细节处的笔调可真灵气,原本准备摘抄好多话的,看到后来,觉得破坏读小说的连贯性,所以作罢了。但是这几个情爱的故事本身吧,带着太浓的小资(尽管这个词在中文语境已过时)调调,基调空虚,容易腻味了;最后一篇《夏夜十点半》因为混入了一件与主线遥相呼应的三角恋情杀案,反而显得清爽了。
想到了《周末情人》,可能对于风暴和殉情,娄烨已经铺下了一层印象。很美,夏夜十点半钟暴雨和闪电降临的阳台上,一个中立清冷的女人望着自己的爱人和他的情人。闷热走廊里的不眠夜和对于“维罗纳剪不断但完全徒劳的回忆”。/记录一下一点思考和忧伤,夏夜十点半钟最让我觉得难过的不是玛利亚经历的婚变和凶手的自我放弃。让我难过的是玛丽亚的中立和冷漠,对于情变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余地,对于拯救别人也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人怎么就是这么孤独的存在呢/读完《直布罗陀水手》来打五星了。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翻译的是个啥啊……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一个好出版社。也许是书太贵,也许是杜拉斯已经不红了,读过这本书的人竟然那么少。
杜拉斯这个时期的转型是多方面的,题材上似乎已经看不到多少童年生活投射下的自传阴影,不再有扭曲而亲密的母子/女、兄妹关系,更多的是发生在夏日热天的爱情故事,风格上虽然仍热衷于放大人物心境的细密纹路,却更多地使用较长篇幅的对话来兜藏原本直白曝露的心绪,甚至引入凶杀悬疑故事来作反衬与暗合,环境舞台也从居室和城镇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大海……当然,收录的三篇小说虽然都是在写爱情,却都写的是爱情的虚无缥缈乃至不可能性,《直布罗陀水手》里寻找爱情的女人找到的只是大海,《塔尔奎尼亚的小马》里爱侣们的心也被海洋的热浪撕碎,《夏夜十点半钟》里的爱比死更冷。
塔尔奎利亚令人焦灼 那些婚姻中的不言自明的背叛和无法脱离的麻木感;夏夜则是一边目睹他人的爱情谋杀 一边经历自己的爱情背叛。两个故事都讲述了处于背叛的婚姻中的人的状态 很窒息。
杜拉斯很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