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洛丽塔的封面

洛丽塔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53278068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我的写作没有什么社会目的,也不传递道德信息;我就是喜欢编造带有优雅谜底的谜语。”

-

★ 纳博科夫最著名最有争议的小说杰作

★ 资深翻译家主万先生权威注释版

★ 重新出发,理解小说大师

-

《洛丽塔》是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

-

★ 想象的伟力再难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

——约翰•厄普代克

★货真价实的魔术师。

— —保罗•贝利

★ 多么荣幸,他选择使用我们的语言并使之焕然一新。

——安东尼•伯吉斯

★ 纳博科夫的感受力之强大、丰盈和多姿多彩,在现代小说家中无可匹敌,鹤立鸡群……

如果文字能唤起至纯的感官愉悦,那么舍此无它。

——马丁•艾米斯

★ 他对小说创作的各色招式驾轻就熟,还发明了属于自己的新技法。

——彼得•阿克罗伊德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用户评论
......只能说......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很震撼......(翻译有够离谱)
看不下去,虽然我真的有在很努力地让自己看下去。亨伯特的古怪的脾气和过于旺盛的性欲以及猥琐的淫欲,每时每刻他幻想着“性感少女”的同时我也在无比努力地让自己不反胃。对于纳博科夫的这部《洛丽塔》,无论是原著还是改编的电影,我真的一点接受的能力都没有。我尽力把它归纳得更文艺更艺术更纯粹一点,但是我做不到。我一想到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恋童癖和性欲过分的恶心男人我就觉得头晕。挺烦人的,嘴上说着“不要把艺术带入现实”,但心理和生理上对于这部作品实在无法直视。
很怀疑是不是百度翻的,别说生动流畅体现作者笔力了,连基础的句子都写不利索。这么糟糕的翻译拿来再版,出版社的良心不会痛吗?
尽管这是一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之作,尽管作者活着时就被称作文学大师,尽管译者主万先生妙笔生花,但我还是不喜欢此书,不喜欢作者的腔调,不喜欢书里的主人公,不喜欢这样的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我莫名其妙地会去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假正经?
看得不适 翻译啰嗦行文夹杂大量法文非常打断阅读体验
这完全是文学炫技啊,各种致敬和用典,我觉得颇有些昆汀带给我的感觉,谁说不是pulp fiction呢,总能从闪光的语言里瞥见纳博科夫得意的微笑。不觉得翻译有问题
纳博科夫很会写变态心理。
到最後,亨伯特都沒有真正愛過洛麗塔(當然這也不重要)。大部分時間里,他眼中的洛麗塔沒有生命(就像世界上其他的生命對他而言也沒有意義),所以洛麗塔既可以是他的孩子,也可以是他的情人,或僅僅是他的玩物;他可以恨洛麗塔,也可以以任何形式愛洛麗塔,因為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創造物」。儘管最後他走向毀滅,但並非由於他所行的罪,而是由於他不是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他的不徹底致使他「可悲」(注意作者這精妙的用詞)地對洛麗塔產生了憐憫和道德。當我被小說結尾震撼時,實際是因為,每一句深情的遺言都冰冷得令人毛骨悚然。
喜欢前半段暗恋的部分,感觉非常有纯爱感,每天看到对方的那种美好,让人都忘记他们之间的年龄差,最后的结局结束的有点残忍和仓促,但不失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吧。 翻译真的有点问题。。。
差一点点就5星。。特别特别特别喜欢这种细腻、纤弱、甚至病态的写作风格。好美好美好美。玩弄一些绝望的、孤芳自赏的文字游戏。我的梦想就是写出这样的文学作品。结尾看得我要窒息了。 (整一年前在凹三上看了一篇借用设定名为《天花样本》的tsn EM同人,也特别特别喜欢,感觉比肩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