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透明(新版)的封面

透明(新版)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出版时间

2022-03-01

ISBN

978753278755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二十世纪公认的小说大师纳博科夫长篇代表作。纳博科夫在其中进一步发展了优雅的写作风格,节奏舒缓得近乎慵倦。主人公休·珀森是一位忧郁而笨拙的出版商,一生中四度造访瑞士,在第一次旅行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而第二次到瑞士时则邂逅了未来的妻子。最终他开启了一段孤独的感伤之旅,用甜言蜜语哄骗自己的过去。珀森一直活在回忆里,每次到瑞士都坚持住同一家旅馆;同时又极力想逃避回忆,因为回忆只能带来痛苦。纳博科夫把这种矛盾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以轻盈的透明笔调探索了回忆和现实所见之间的相互作用。珀森周围所包裹着的透明世界,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存在,是他本人背负的无声的历史。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目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部分是《洛丽塔》与《普宁》的变奏,但是在阅读过程当中会想起阅读石黑一雄《无可慰藉》时的感受!作者使用了过分的全知视角,且事无巨细,其丰富的细节拓充了叙述的密度。而且阅读过程渐入佳境——纳博科夫不行!他的作品充满了隐喻和挑逗,那些美好的词句总是让我浮想联翩!
新版本是不是就换了封面呢。。“我们不应做的另一件事是试图解释不可解释的东西。人已经学会在沉重的负担下过日子,那是一个巨大的令人痛苦的重负:认识到了‘现实’可能只是一个‘梦’,如果说,我们意识到了现实具有梦的性质,而这种意识的本身也是一个梦,是一种内在的幻觉,那该是更加可怕多少倍的一件事!" 所以人要不断的给自己画饼,维持一种幻觉感,幻灭那一刻就。。。
有机会重读一遍。
穿过身与心的痛苦
把这种矛盾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以轻盈的透明笔调探索了回忆和现实所见之间的相互作用。珀森周围所包裹着的透明世界,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存在,是他本人背负的无声的历史。
22.5.23一刷。乔尔布归来的变奏。对普鲁斯特式记忆论的调侃:故地重游未必能如实召回过去(17:空间的紊乱错位总有离奇古怪之处)。对当下直观现实的注意应大于对来自过去的幻觉的执著。
大段大段的描写之后 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能感到主角故地重游之时那种有近又远的感受 陪父亲旅行时父亲非常突然的在试衣间去世 非常荒诞的在梦游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剧情急转直下的时候有惊讶到
正如开头所说的那样,休的故事就是透明鱼缸里的鱼,是“金色窗户的人影”,是被火烧掉的玩具小屋,放火的就是纳博科夫本人。 这本书就像一个关了许多隐喻的魔盒,(正好呼应R先生的《多重喻义》)要解开它必须找到几把正确的钥匙:象征游戏,观赏游戏,意识流游戏。
本书的很多情节和单词设计有巧思。主人公休·帕森特别喜欢“三”这个数?书封面两个图像指示分别是着火的阿斯科特旅馆和妻子阿尔曼达小时候的相簿。总感觉休和阿尔曼达的结合是种不对等的关系。他们在火车上认识。阿尔曼达爱好户外活动,比如爬山。但这种费劲的体力活让休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俩夜晚入睡的情况也很不协调。帕森会梦游,小时候试过困在房间也能爬窗梦游,直到脚被地板冷到了才清醒。而阿尔曼达睡觉会发出“撞击式鼾声”。更令人惊讶的是,阿尔曼达的x癖好还很怪。休心目中的阿尔曼达很美好,但现实中却…不算很nice。暴躁脾气和损人语气的说话让人对她喜欢不起来。 难道真的如最前面所说的那样,穿透半透明看进去,不要试图去掉雕饰,留住原状,务必小心不要打破紧绷的薄膜。那真的是,真实太真,也太实在,可是并不美好罢了。
缓缓道来,一个人写东西怎么可以这么优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