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恋爱中的男人的封面

恋爱中的男人

[德] 马丁·瓦尔泽

出版时间

2016-09-01

ISBN

9787533946111

评分

★★★★★
书籍介绍
《恋爱中的男人》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作了他在1823年,古稀73岁时,在马林巴德的度假胜地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冯·莱维措一见倾心的黄昏恋故事。本书为年过八十的作家马丁·瓦尔泽根据歌德晚年真实故事所著长篇力作,作家从歌德的视角出发,充满理解和同情地描写了这段充满爱恋与嫉妒、信赖与疑虑、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的忘年之恋,因此这不是一段名人的风流逸事,只是一个普通的恋爱中的男人的由衷心曲。歌德的这段黄昏恋在德国为人津津乐道,新书甫一上市就引起广泛热议。 《恋爱中的男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塑造了两位生动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一个是颇具盛名同时又真实感人的老者歌德形象,一个是机灵可爱的少女乌尔丽克形象。在这一老一少生动妙趣的语言和情感互动中,读者会发现瓦尔泽笔下的歌德,也会醋意大发、妒火中烧,也会自怨自艾、自我怀疑,他不再是一位文学君王和和“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而是彻底回归到一个深陷爱情的甜蜜、痛苦、疑虑中的普通人。从而作者借这部爱情小说也探讨了他的爱情观:一切原因都是爱,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恋爱中的男人》很好地展现了马丁·瓦尔泽作品中层出不穷、高潮迭起的语言狂欢滋味,极富表现力和强烈的带入感。因此,这部小说散发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也充满了情感震撼力和情感杀伤力。作家马丁·瓦尔泽是当今德国文坛最性格人物、最话题人物、最争议人物,其作品往往在德国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 马丁·瓦尔泽 ,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是当代德语文坛中与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等齐名的文学大师。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真实。主要作品有《惊马奔逃》(1978)、《迸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死亡中的男人》(2016)等。他曾于1981年获毕希纳文学奖,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另外也曾获黑塞奖、席勒促进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作品数度在德国引起强烈争议。
目录
译者序
第一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职业伟人歌德在暮年迷恋上十九岁少女,这连一出悲剧都算不上,而是一起自轻自贱的丑闻,充斥着旁人不怀好意的猜测。我们无法对自己解释清楚的事情可以通过向别人陈述解释最终让自己接受,而我们内心很清楚的感觉却没办法向别人解释清楚,只能任由别人歪曲。
20171207——121;原来,爱情中的百转千回,老少无欺。心如止水,是一种境界。飞蛾扑火,是一种美好。
回想来,写得真好。 男人一生最大的惊奇就是年华老去。他的衰老之畏是本源性的,即爱不动。他必须得“跑”,即便气喘落在后面,在恋爱中生拙而热切,尽力拖延年华的失掉——这无疑是尴尬的,存在的痛与爱欲。小说由是压上了恐怖和过往的价码。 瓦尔泽小说的形式完美地展现了这些。的确,有的事到了瓦尔泽和格拉斯的年纪就会轻而易举。
你不知道爱情该是什么样的,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在爱着。 我的爱不知道我年过七旬,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爱你,与你无关。
在见面的间隙蓄积的情感,总是在重逢之时一泻千里。
是的,我仅仅是感到羞愧
《恋爱中的男人》:臣尚有一事相求: 恳请女王陛下日后继续恩宠臣下,念及臣下,恩准臣下频奏陛下。 不了解歌德,也不了解女主,单单就爱情本身来说,写的深和我心,那鲁冰花的绚丽,那无处不在的思念,那源源不断的写作,那欲罢不能的欲念,那赤裸裸的嫉妒,那一切,那种真爱过才懂的难过与喜悦。爱谁就去争取吧!也愿我爱着的你在哪里都一切安好!
3.5
这个结尾不太能理解。
爱体验和感觉超过爱具体的人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