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禅之道的封面

禅之道

[美] 阿伦·瓦兹

出版时间

2018-07-31

ISBN

9787535672056

评分

★★★★★
书籍介绍

《禅之道》初版于1957年,是西方哲学家阿伦·瓦兹众多著作中影响深远的经典长销之作,其观点透彻,条理清晰,适宜普通读者入门阅读。书中既有禅思想的全面阐述,也有将禅应用于生活和艺术领域的实践指导。

全书围绕“禅”这一主题,上承“背景和历史”,下启“原理和实践”。

上篇追溯禅与道家、佛教的渊源,深入阐述与禅的诞生密切关联的《易经》、老子、庄子、列子、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并细致梳理禅宗的历史传承。

下篇重点阐述禅精神中核心的两个概念“空”和“妙”,以及“静坐无为”的禅修方式,并以“坐禅”和“公案”为例展开深入探讨;最后讨论禅在生活、艺术中的表达与应用,如与诗艺、茶道、园艺、书法、剑术等之间的关联。

禅道中所蕴含的“无心”“无为”的意味,和对“永恒现在”的生命状态的无目的性和自足性的认知,可以启发当今易于焦虑的现代人——通过学习将禅作为自己生命过程中不断参悟的哲学,把握禅的精神,专注当下,提升生命的境界,获得心灵的平静。

作者:阿伦• 瓦兹(1915—1973)

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东方哲学有精深的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

生前出版的20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包括《禅之道》《心之道》等。

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20世纪60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1959 年出版的《垮掉禅、方形禅与禅》中,瓦兹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禅修实践命了名。

译者:蒋海怒

佛教禅学研究和译介学人,哲学博士,佛教思想史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2015—2016年访问学人。现任职于浙江理工大学,同时兼任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佛教及思想史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著译作...

(展开全部)

目录
译序:欧美禅小识
前言
上篇:背景和历史
第一章 道家哲学
第二章 佛教的起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禅与哲学之不同处在于非表达所能传递。文字亦为符号,阅读即是带有目的。修行是一段走回人生起始处的旅程。拨开成长中不断累积的屏障,行归佛性的原点。因此修禅不是逃避更不能解决疑惑。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召唤。
AW的禅是行动派的禅,不是虚无主义的
书里谈到了这么广泛的范围,很多概念可以到很深入的基本的层次,解释的这么清楚,美国人,再一看写作年代,1957,再看后面的参考书目,很佩服作者能够跨种族跨宗教跨文化跨大陆理解这么深入,解说这么明白。参考书目里面的很多书实际比这本书牛,但是作者的理解吸收整合和输出能力,还是很值得佩服的。可读性也很高,文字翻译也不错,但是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和太多原创价值了,作为一个相对信息整合的入门读物可以。
无比诗意的大乘和禅的概要,Alan Watts的思辨比书中的诗句引用还要性感,天赋啊!
相当好看。个人主义者,临济禅的机警和默然。大部分引用没有注释,对于初次接触老子和庄子的人来说会有些艰涩。对崇尚儒家功能性的社会而言,“空”的价值运动充满困惑与神秘,禅的精神体系与洞见绝不仅仅是如今的禅诗、禅意这么浅显。后半本看得比较开心,茶和园林的部分,毕竟这是阿伦瓦兹1956年的见解,译者厉害。
书看起来又薄名字又清浅,意外的却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需要很花些功夫才能理解。每一章只有20页左右的体量,却从8个话头把禅的哲学凭依、文化背景、历史嬗变、行为原理等方面处处说得明白,不流于表象而究其本质,让我对禅宗的印象大大改观——难怪欧美学者对禅宗青眼有加!
偏向理论性,电视讲座系列来得更简单直接。
南图
著作本身已违背禅道。
内容没有想象中的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