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封面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埃德温·阿瑟·伯特

出版时间

2012-08-01

ISBN

9787535772077

评分

★★★★★
书籍介绍

《科学源流译丛》之一。作者以近代与中世纪世界观的清晰对比为线索,批判和评价了哥白尼以来每一个重要的近代预设,对因果性、实体、时间、空间、质量等基本术语及其内涵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历史分析。

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1892—1989),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Foundations ofModem Physical Sconce:A Historicaland Critical Essay,1924),《科学时代的宗教》(Religion in an Age ofScience,1930),《正确思考的原则和问题》(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Ri曲tThinking,1931),《英国哲学家:从培根到密尔》(The English Philosophers,from Bacon to Mill,1939),《宗教哲学的类型》(Types ofReligiousP...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近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此问题之关键
第二章 哥白尼和开普勒
第一节 新天文学的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跨界之作。从科学革命角度论述18~19世纪哲学主题转型,补充国内哲学史缺失却又极为重要的一环,甚至对理解当代西方哲学思路也大有裨益
柏拉图式的数学主义
读起来感觉有些像《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也就是说没太读懂~~~
通俗易懂,好书,好书
由于一直不去组里,我原本的位子被一名本科生霸占。他放在桌上的书。我看到书名,心想这确实是年轻人会感兴趣的,随手带着听报告时读了。比我想象的好点,但这本书本身都已经太古典了,不适用于互联网出现后的后现代。而关于上帝,由于上帝一直吊着我们,时而回应,时而又很远很远。久而久之,我们疲惫了,自然也不会再伸出双臂,祈求被拥抱一样向宇宙探索。 “都是上帝眷顾我们”,讲报告的空间站冷原子物理学家突然说。这句话让我从书中惊醒,多好的呼应啊。即使上帝一再远离我们,基于形而上的感动而探索物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本上世纪20年代的著作,可以说相当精彩,而鉴于唤醒现代人形而上学自觉的必要性,它当然仍有价值。
疫情居家期间读完的,心思繁杂,读的也马马虎虎,大概就是人自身是如何被从客观世界中抽离出来,和世界形成主客体对立的吧。间或包括目的因是如何被彻底驱逐的,上帝是如何被驱逐的。读完意识到,《科学与神学的想象》看了一半丢在那里好久了。。。
好看 说不定可以沿着语言学的路子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