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谁去谁留的封面

谁去谁留

欧阳江河

出版时间

1997-01-01

ISBN

9787540417307

评分

★★★★★
书籍介绍

欧阳江河,1956-,原名江河,生于四川省泸州。现居北京。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间,他创作了长诗《悬棺》,其后代表作有《玻璃工厂》,《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傍晚穿过广场》,《最后的幻象》,《椅中人的倾听与交谈》,《咖啡馆》,《雪》等。

主要作品

* 《透过词语的玻璃》

* 《谁去谁留》

用户评论
尽管他现在的诗质量下降,但在1997年以前,欧阳江河是最好的三五个中国诗人之一。
风雨如晦的今天,无法开心。我守着窗口,读完了年轻时候的欧阳江河。“城市退向早春的阔视,空出大地,给乡下的孩子。他们把贫穷堆积到头上,弯着柔软的身子成长。”
欧阳江河在这本诗集中留下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得以被记住的全部杰作。《傍晚穿过广场》用一种类似时代箴言的风格,刻画了一代人的精神史——曾经经历、还将经历的命运。《一夜肖邦》则用一种非常不欧阳江河的写法,拒绝了他日后被诟病的霸道、凌厉的炫技,充满了清晰、单纯的温柔。利用语言修辞展开自己思辩的锋芒,是欧阳江河的优长。《肖斯塔柯维奇:等待枪杀》对死亡问题的深沉思虑,《汉英之间》描述的两种语言从机制到文化精神的深刻隔膜,以及《玻璃工厂》隐喻的80年代社会生活从理想到破灭的沉痛经验,欧阳江河力图在富有装饰性的语言中提炼出某种抽象和玄思的品质,进而在物质与精神间发现人之生存的悲剧性。但对装饰艺术的虚荣心和思想的玄学性本质上是对立的,因此我想欧阳江河注定难以成为纯粹的诗人。纯粹的诗人多少还是要带一点痴情。
对我来说 过于直白和真诚是让人害怕的。但我喜欢那句「所有的人都曾美好地生活过/然后怀念,忧伤,美无边而没落。」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玻璃工厂》就像是一道印记
改革开放时期的诗歌,难道没有西方元素就无法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