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世纪爱情故事的封面

新世纪爱情故事

残雪

出版时间

2019-09-30

ISBN

978754049206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新世纪爱情故事》是残雪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所描述的是一个传奇爱情故事。故事讲述了牛翠兰、阿丝、金珠、龙思乡等几位女性奇特的情感史,虽被尘世所轻,她们却平静处之,并以此作为“成圣”的修炼。而与她们发生瓜葛的几位男性,或身份低微,或行为怪诞,但无一例外,他们也都在执着地走在“成圣”之路上。故事中的角色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在希望渺茫的条件下艰苦卓绝地追求着同一件事。作者想要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人可以这样生活,这种事在我们当中发生过;我们天生具有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尝试,看不见的门就会自动打开。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追求过了,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值得度过的人生——一种自由的人生。

《新世纪爱情故事》是“自动写作”。所谓“自动写作”,就是没有事先的构思,信马由缰。就像行为艺术一样,一旦发动了,笔会自己写,语言会自己形成层次、形成结构,因为有黑暗的力量在自己运转。

小说中所有人物在内心中都在自我约束,宁可封闭自己,也不去尝试反自然的东西。越自然,人就越有道德,真正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人都是自然的。当然,这很不容易做到,但可以向这个方向去努力,这需要力量,《新世纪爱情故事》,可以给读者这种力量。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颇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非常多的中国女作家,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残雪语录:

我将我写的作品称为纯文学,这是我的领域,是我的内部的精神得以成形的方式。按照我的理解,在文学这个领域里,纯即意味着深,意味着向核心的突进。

我认为,一名纯文学作者的真正突破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的作品所达到的精神深度。在纯文学的创作领域里,更深,才会更广,更自由。

我提倡并鼓吹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的人,不仅是作家,就连读者也一样,在搞文学时精...

(展开全部)

目录
一、翠兰和韦伯
二、韦伯和丝小姐过去的情事
三、龙思乡女士的内心追求
四、韦伯的妻子小袁
五、古董店的鉴宝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新世纪的爱情在残雪妙不可言的语言塑造下成了没有根基和故乡的漂浮精灵。任何体系的、权力的象征都失去了它的结构性,成为这无头无尾的爱情激流的一部分。现在的局势下,如何毫无妥协又坚守道德地进行表达,残雪直击本质的作品在透过新型叙事语言来试图发声。她是在训练大家如何阅读。
梦呓迷宫什么的,碎片一样的场景转换,我也不知道我读了什么,残雪或许很牛,但不是我的菜
若不是生活所迫,又有谁愿意将自己身体、尊严成为他人的践踏品呢?金珠一语道破:“你想,我和龙思乡都不在年轻了,什么技术都没有,身体也不好,我们能干什么工作呢?……”;丝小姐则说:“我最后悔就是没有早一点从纱厂出来,我现在的工作比以前好多了,我现在还买了房子,目前的生活也挺好。”可光解决生计问题似乎还不够,要有长久的信念去支撑这些女性做下去,那是什么呢?是“爱情”。龙思乡说:“只有货真价实的爱情才能征服我们”。丝小姐则是“我就是那种为情而死的人”。而翠兰在没有韦伯之后的生活呢“我早就生活在冥间了。” 所谓《新世纪的爱情故事》或许也就是新世纪的人们依然相信爱情,哪怕生活困苦,哪怕社会地位低微,但只要有个能养活自己的生计,有个真心喜欢的人,有个关乎爱情的信仰,生活就还有希望。
新冠期间读完的第一个残雪的长篇,当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荡。在看似不着边际的关系漫游里,读到了很多本质的东西。 我感受到了一种异质的情感在抓挠着自己,也看到一种对美的追求,一种对时间的敏感,以及时刻涌动着的旺盛的生命力,争分夺秒体验世俗生活的热望。他们心思镇定思路开阔,他们诚恳,对自己的魅力与缺陷了如指掌,他们惧怕死亡却又敢于直面死亡。这样的心跳声如鼓擂般,在我的耳边轰鸣许久。 我不是勇敢的夜游者,但我不再逃避深入腹地。如果可能,今夜暂住这港湾。
第十章“在巢县”的故事很可爱。其他很不懂这些人的mindset
残雪只适合写短篇
第二次读了,但我完全没记得之前看过这本 确实很有特色的小说。 题材上,介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逻辑比现实派少,情节比现代派多,“破碎而浓郁”的叙事氛围给读者和评论家留下了丰富的阐释空间,而且我虽然没完全看懂,但小说的许多细节确实是经得起阐述的 故事方面,爱情是小说的主题,但残雪在故事中却把爱情和婚姻剥离开了,主人公们要么是不结婚,要么是在婚姻之外寻找爱情,这倒是契合了当下的不婚主义 但是婚姻被祛魅之后,释放出来的是爱还是性? 在这个故事中,爱是可疑的,性才是确凿的(虽然残雪没展开描写),一边怀疑爱,一边沉迷性 路内说得好,““当人们停留在密林中,任何行走都会成为途径,任何途径也都是错误的。这不是移情别恋,而是轻率,但是对失去方向的人来说轻率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不是爱情,这是迷失
看到黑鸦的短评——“我不是勇敢的夜游者,但我不再逃避深入腹地。如果可能,今夜暂住这港湾。” 这爱情港,这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