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的封面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出版时间

2011-07-31

ISBN

9787540750749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目录
前言 以爱疗愈内在的恐惧
第一章 一种疗愈模式的新视野
核心层--生命的本质和核心
中间层--易受伤的脆弱情感
第三层--保护层的防御机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童年创伤治愈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强烈推荐此系列。
三星半,生动的案例实在太少了,很多地方同样的话一直重复,导致些许乏味。很多时候你与其他人的关系,如恋人、伴侣、子女以及其他的人际关系,其实是在复制小的时候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你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满足你内在小孩的需要,或者受到内在小孩的控制,当你拥抱了自己的内在小孩时,你就获得了辽愈。
非常好的一本书,引起很多共鸣。比张德芬的深刻很多。依赖和反依赖的部分是我最喜欢的。
从刚开始读到真正读完,大约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什么这么慢?因为这类书籍,不是畅销书,不是教科书,不是我们过去所见的对某一类已有知识的描述和解释,而是一门内在之学。如果不慢下来,静心品读,仔细咂摸,那么注视所及的文字,无法深入内心,无法真正明白。只有等待心门打开之时,才能够让这些涉及内在的话语,一点点浸润进内心。开启这扇心门的钥匙,常常是心痛之时,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感受,总是因为心痛才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心的,是有感觉的,但这往往是痛到了深处才能觉知到。深层心痛毕竟是少,心门未启之时读此书只觉无味。因此读得极慢。
早10年读到这些书就好了。
翻译的不咋地,算是一本心里学的入门书吧,可能因为有一些心理学基础,并没有看到太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很多案例好像并没有太强的共鸣
一直以为是鸡汤,结果是一本专业心理学科普。差不多总结了我前段时间读的各种心理学相关读物。找到了理想关系的答案: 有爱,有性,可以安全地做自己,同时双方充分沟通并且自我觉察。
有点儿深,没太读懂。总感觉翻译过来的有点儿非汉语的表达形式不太好理解。
给我一点案例!!
我在读前十四章的时候都是一种迟钝和滞涩的状态,在代入自己的感觉和过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艰难,但是在进入第十五章的时候,忽然一下子茅塞顿开,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前面提到的所有恐惧逃避补偿意识状态忽然之间都敞开和明了了,花时间进入自己的内在,观照己身,我忽然就发现并了解了长久以来我心中那个恐惧、惊慌、会经常茫然无措想要逃避的内在小孩,她具体而真实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就那么安静地站在我的眼前,我儿时和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悲伤和恐惧似乎慢慢地如溪流一般都涌现了出来,我看见她,内心有无限的悲悯和慈悲,我好想拥抱她,紧紧地深深地抱抱她,告诉她:一切过往都是可以被原谅的,我看见你了,我接受你了,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 我愿意因为这份难得的觉知与悸动给这本书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