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爱与圣奥古斯丁的封面

爱与圣奥古斯丁

[美]汉娜·阿伦特

出版时间

2019-08-31

ISBN

978754078401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汉娜·阿伦特移居美国后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思想的影响。本书在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是阿伦特早期及后期与奥古斯丁之间持续的思想对话;这部早期作品在阿伦特思想建构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她日后所达成的独创性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源。编者J.V.斯考特和J.C.斯塔克在阿伦特本人修订版的基础上,为这本书提供了精心的导读和研究文本,构成一部非常完备的学术著作。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 ,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等。早年于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师从海德格尔,后师从海德堡大学的雅斯贝尔斯,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后流亡巴黎。1941年定居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开办讲座,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教授。

J.V.斯考特,本书编者,东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J.C.斯塔克,本书编者,美国西顿•霍尔大学哲学教授。

译者王寅丽,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译著有《当代法国哲学》《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译者池伟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

目录
中文版序言:为何是奥古斯丁?
序言:重新发现《爱与圣奥古斯丁》
致谢
爱与圣奥古斯丁
导 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行文易懂,翻译通篇流畅,给译者点赞,再说文本,我们如何理解圣爱,如何求得存有的至高福份,面对死亡,人不能不恐惧,回归本质的至高存有,归于有序,不是生命之内所能言的。在世期待让人对所有物充满了爱意不能割舍,天地荒漠是爱的,人的属世界也是爱的,贪婪与至高的爱是活着的人最高的祈愿,因为这就是爱的最爆裂的瞬间,即对于贪婪的最高,同时也是对至高存有的最强烈的期待。
用奥古斯丁来讨论“人如何在世”的问题,中间的许多论述仿佛乱箭往我这方扎。
对奥古斯丁进行了一次世俗化的解读,回答爱上帝,何以会爱邻人的问题。从贪爱到圣爱,都是欲求的结构,似乎没有邻人的位置,出路在第三部分的信仰社群,一种一起生活、彼此给予的世俗共同体。#需重读#
奥古斯丁写道:「谁渴求在他自身之外的东西,谁就从自身中被放逐。」这种自失(self-1oss)产生于好奇,一种奇特地被世事吸引而忘我的「眼目情欲」。眼目情欲只想知道世上的事,其目的既非为了反思自身,也丝毫不是为了寻求任何别的愉悦。
新天新地是不是改天换地,是一个应该保存的问题。
对梳理思路有很大帮助
St.Augustin!
书评发了。分析奥古斯丁很透彻,可惜最后的解决方案有点老生常谈
以现象学的方式对奥古斯丁进行诠释,问题在于奥古斯丁不同的“爱”之间的张力。爱是一种渴求,是指向被渴望之物的意向性活动,对象也决定了爱的种类。贪爱是对世界被造物的爱,圣爱是对造物主的爱,因此人必须抵抗世界,并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意向作为永恒的造物主;而圣爱也会折返到爱者本身,因此爱者“自身成为一个问题”,从而引导爱者回忆自己的开端(引出人的“诞生性”),并且在开端处同样发现作为永恒的造物主,由此圣爱因其意向的、作为双重“之前”的造物主而成为永恒的、合适的爱,而记忆作为将过去和未来衔接的能力使得双重“之前”的发现得以可能。由此“邻人之爱”不是世界中的他人,而是在同为亚当后人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中(即同作为有罪的人)爱上帝所爱,这样的爱又引导他人朝向圣爱。最后返回世界的人们以其圣爱和邻人之爱建立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