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哲学气质的封面

哲学气质

[德]彼得·斯洛特戴克

出版时间

2018-04-30

ISBN

9787540784065

评分

★★★★★
书籍介绍

《哲学气质:从柏拉图到福柯》汇聚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费希特、叔本华、福柯等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与近代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原典读本中的编者前言,总共十九篇。在这十九篇论述精彩的前言中,斯劳特戴克立足于当前世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用当代的思维与目光,对这些哲学大师的理论及其理论为后世带来的影响与效果,进行了一次精辟又独到的解读。作者以概述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些哲学家的思想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说是以人物为线索的一部极简哲学史,是比较优秀的哲学入门读物。

作者:

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1947年生,1976年在汉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卡尔斯鲁厄设计高等学校任哲学和美学系教授,同时任该校校长。他在哲学、历史学和文学领域颇有建树,是当今欧洲哲学领域有趣、多产且颇富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犬儒理性批判》《舞台上的思想家:尼采的唯物主义》《上帝的狂热:三个一神教之间的战争》《德里达:一个埃及人》《战后的理论》《来自空中的恐惧》《人类动物园的规则》《愤怒与时间》《既非太阳,亦非死亡》《空间》《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等。《资本的内部:全球化的哲学理论》获得2005年经济“资本主义的未来”分类图书奖,并助其获得2013年“路德维希—伯尔内”文学奖。

译者:

谢永康,1978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近现代哲学的...

(展开全部)

目录
柏拉图 5
亚里士多德 26
奥古斯丁 31
布鲁诺 38
笛卡尔 4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照下原版,发现少了一篇马克思……
“这一思想指明,当前文化必须发明出一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体系,这一体系能够产生出足够多的适用于全球化的个体。没有这样一场自我教育和自我培育的革命的话,当前人类就没有机会去解决他们自己所预示的问题。”(斯洛特戴克评尼采)
每一页有一句话有用就算成功
没写海德格尔是我没想到的 1 当今时代“在思想深度和成果上至少与2500年前由古典哲学所激发的那次断裂同样意义重大”,这召唤我们重读柏拉图。 2 天才之为确定性的奴仆: 笛卡尔、费希特、胡塞尔
本来从来懒得吐槽这类小册子或极简史,不过题目取得实在好玩,就浏览完了……有一条规律正是,作品内容中使用的标签和“主义”越多,恰恰越没有“哲学气质”~
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闲谈集,居然能出本书。从头到尾都没有集中探讨“气质/性情”问题,很多地方的翻译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是一本既不适合初学者也不适合科班生阅读的书。
2023.5.15 德法的散文译介过来都感到那种“读不通”“学不来”的美感。 克制地未划一线、未着一词。翻完正如前言说说,像在旅途的最后一天,在上火车之前匆匆逛完的一个“挂满个性研究与理智肖像的画廊”。 有些留恋其间(囫囵看懂了的)诱人的闪光,那些闪烁往往出现在反题的峰回路转和多次推衍的曲致幽回里。总之,体验独特——速朽的美感。 e.g.“但自我改变首先意味着,放弃借助环境来解释自身。”(费希特章)
斯洛特戴克:迄今一個世紀以來,哲學一直躺在它的靈床上,等待著自己的臨終時刻……我們被啓蒙了,我們變得冷漠了。再也沒有誰會談及「愛智慧」。再也沒有什麼知識可以讓人和它做朋友,對它表達「對知識的友誼」了。哲學「沒有在思想管制之下垮掉,在熠熠生輝的巨大痛苦之中蹣跚前行」,被那些無法實現的偉大主題和希望所縈繞糾纏著。「在你能學到任何有意義的東西之前,事情必須先變得更好。」當下受過教育之人,不知怎麼地都散髮著輕信和容易上當的氣味。哲學家們仍在努力工作,並相信他們的所作所為將通向進步和改善,即便只是含糊地確信這一點。「因為一切都變得有問題了,所以一切也都無所謂了。」儘管對於那些被他稱為「在憂鬱症邊緣勉強生存,而未完全陷入憂鬱症式的呆滯中去」的人,斯洛特戴克給予了過度的贊頌。
泛泛 没点知识储备也看不进去
说是导论,更像是后记。读多读少,是非曲直,不看原本单看这本书是说不出所以然的,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