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的封面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资中筠

出版时间

2015-08-31

ISBN

9787542653017

评分

★★★★★

标签

思想

书籍介绍

◆茅于轼、吴敬琏、张维迎、任志强 推荐

◆财富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还是社会更合理、更公正的动力?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财富、使用财富。

◆营利与非营利相结合的新公益,可能孕育着一种资本自觉的革新之道,其核心就是改变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让资本为每个人逐利。

◆社会力量 中最大的是资本的力量,要利用资本的力量让每个人可以平等的竞争。

◆由于“我”的缘故,要让这个世界得到改变。

◆你们来到世上,是为了使这个世界更富有。如果忘记了这一使命,就是陷自己于贫穷。——伍德罗·威尔逊

==============================================================

人们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财富的创造但不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资中筠先生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环境下,创造财富的人也更愿意通过慈善公益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使得财富的分配变得更为平等。本书还告诉我们,公益的新趋势是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到“改变渔业生态”,也就是以企业家精神从事“创投公益”,通过推动创业和就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提高低收入阶层创造财富的能力。资先生不仅是公益事业的杰出研究者,也是新型公益事业的积极实践者。她为这本书的付出让我们所有人受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 张维迎

资中筠先生原来在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的时候,她是我的领导。她的专长是国际关系和中外历史。十几年前偶然涉足到非政府组织,写了一本书《散财之道》,介绍美国公益组织的发生、组织、筹资、运行。当时正值中国的公益组织蓬勃兴起,这本书受到极大的欢迎。现在,资先生又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和亲身实践,更新和扩大了内容,不但补充国外这类组织的新发展,更讨论了中国的公益组织。资先生不仅著书立说,还亲身参与到公益组织的活动中。中国各方面的进步得益于先进国家的经验。这本书对国外经验有充分的介绍。我们做公益事业的人不可不读。——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创会理事长 茅于轼

早在十多年前,资中筠先生就开风气之先,出版了《散财之道》,全面评述美国近代公益基金会的发展,为刚刚发轫的中国公益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借鉴。现在,资先生又根据近年来亲身践行公益慈善事业和在国内外深入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更新了内容,在本书中专门介绍目前正在西方世界勃然兴起的新型公益事业。这种被称作创投公益(Venture Philanthropy)的新公益形式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做公益,不但更能针对近二三十年在许多国家凸显出来的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而且更具有规模效益和提高了影响力,因此特别值得热心中国公益事业的人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吴敬琏

中国从贫穷跨入中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别,正在思考的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资老师用大量财富的归宿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在一个充分用法律保护公平、公正的竞争,并给人以充分自由的社会,“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的观念,才会引导不断创造财富并富起来的人群,用社会公益的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共同分享和拥有“富裕”的机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 任志强

===============================================================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为“唯利是图”的资本找到有效的驾驭和引导之道。作者根据最新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主要是利用资本的特性,寓公益于商机,不仅授人以渔,而且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不再视穷人为单纯的捐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毫无疑问,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的成败,不但是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我纠错的革新机制的考验,而且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为《财富的归宿》最新增订版,除了美国最新公益趋势之外,更增加了关于中国公益事业的起源与发展的内容,是中国读者了解和研究美国与本土公益的极佳读本。

目录
第一部历史与概况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慈善公益事业源远流长
一、美国独立前的公益事业先驱及其思想011
二、独立以后到南北战争的一百年01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走马观花,泛泛而谈。似乎对我国国情下社工,公益领域并无深入了解
内容详细,很棒
第一版叫《散财之道》,第二版叫《财富的归宿》,这一版叫《财富的责任》,从书名来看,作者思维从中式传统而现代。
和帕特南的《独自打保龄》,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起来读。资老已经尽力了,还能怎么说?
作为一个左派小知识分子,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完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哈哈~虽然和资先生政见不同,但由衷倾慕她的为人和事业。
想给六星。类似于公益行业(美国为主)的百科全书,条理清晰,分析到位,部分描述性内容虽然略显冗杂,有一些错别字,但瑕不掩瑜,很有参考意义。可以跳过一些长篇大论的年报章节。个人觉得最后几个章节比较好读,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 大众常常对捐赠人和从业人员有all in和用爱发电的期待,还习惯于怜悯和俯视受赠人。但这样的模式是不利于规模化运营的。好的公益事业者往往是拓荒者,要面临更多的阻力和挑战,所以对个人素质要求也更高。因此现代化的新公益传达了一种更健康、可持续的观念——从业人员精英化、帮受赠者自主谋生。虽谈到公益背后有一些社会学的驱动因素,比如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有制度等,但相信大部分从业者都是怀揣着服务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而努力。
刷新对中国现代公益的理解,基金会和公益精英是公益行业的风向标,现代公益理念在其实践过程能有多大程度的体现?
里面几代慈善组织的理念阐述都给我一种:分析社会问题头头是道,提出解决方案就天真模糊的感觉……
论文😭
很详实,了解基金会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