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道德崩溃与现代性危机的封面

道德崩溃与现代性危机

刘文瑾

出版时间

2021-02-28

ISBN

9787542668158

评分

★★★★★
书籍介绍

现当代西方思想史研究著作。通过对列维纳、阿伦特、帕托什卡的思想的研究,对西方现代性作深刻的批判,由此试图表明现代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现代个性与社会道德的崩溃,现代理性对生活意义的殖民是导致虚无主义和道德崩溃的直接原因,唯有基于道德责任感来反思现代自我,才可能克服虚无主义造成的现代性危机。

刘文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列维纳斯“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另在《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目录
绪论 黑暗时代的启明1
节 三位"后奥斯维辛"哲学家的遗产1
第二节 道德迷思与现代性危机6
第三节 本书内容结构9
部分 阿伦特与恶之难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文字读起来比大多学术论著舒适。阿伦特部分侧重于对根本恶和平庸之恶的关系的处理。帕托什卡部分内容太少,有点失衡。
列维纳斯的部分很喜欢。公共领域、责任、主体间,毋宁是重新建立和维持与他人鲜活的联系才能避免陷入现代性危机。
非常好。只是作为三位思想的研究,详略平衡度差一些,三位的专论和综述的比例约为 4.2:1:2.3:2.4 帕托什卡的篇幅太小,研究者最熟悉也写得最好的列维纳斯的比重也略低。
黑暗时代三位思想家,选的很妙!全书用一半的篇幅重点处理了阿伦特根本恶与恶之平庸的理解,结合《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争论,非常精彩!在“根本恶”的理解中,极权主义观念指涉了一种现代性内在的虚无主义潮流,这种潮流以一种总体化的统治,破坏了人类尊严,将无数人类变成了多余的,应当被消灭;而在“恶之平庸”中,极权主义失去了这种终极性意味。阿伦特将恶纳入一种回避超越性视野的人类责任和判断中进行理解,恶没有深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日常。面对阿伦特将“恶之平庸”视为现代社会特有的恶的形态,帕托什卡将哲学视为日的统治的异见,列维纳斯提供了另一种神学的救赎。
帕托什卡部分和列维纳斯部分文本量总和不过和阿伦特部分齐平,但内容量却恰恰相反,多少有些失衡。列维纳斯部分写的挺好,作者可见的得心应手。*有前置理论铺垫的朋友应该能读的相当快。
“他们对每天发生在眼前的他人的苦难和死亡毫不关心,正常的感受力在永不停歇的运动机器中被逐渐吸干,变得厌倦冷漠而玩世不恭,只剩下对现实的逃避,却对虚假空洞的概念保持抽象的激情。人们不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却乐于接受意识形态和组织。”“恶之平庸”其实是提醒人们:与其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艾希曼,不如说人人都“有责任”避免成为艾希曼。
真不错,对哈维尔的这位导师很感兴趣
校对过的书,读第一部分阿伦特时,真的感觉是思想家们“神仙打架”!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