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嫉妒与社会的封面

嫉妒与社会

[德] 赫尔穆特·舍克

出版时间

2024-03-01

ISBN

9787542683700

评分

★★★★★
书籍介绍
嫉妒,这一古老而普遍的人类情感,如同暗流般潜藏在社会的肌理之中。它既是个体内心的挣扎,也是群体冲突的根源。《嫉妒与社会》深入剖析这一复杂现象,从生物学到社会学,从哲学到心理学,全面揭示嫉妒的根源、影响与社会功能。作者指出,嫉妒虽常被视为破坏性的,却也是人类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催化剂。书中通过跨文化案例与历史分析,展现了嫉妒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影响个人行为,甚至推动社会变革。我们不禁要问:在嫉妒无处不在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自处?本书不仅解答这一疑问,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嫉妒,而非消除它,或许才是通往更和谐社会的关键。翻开此书,你将踏上一段探索人类情感的深刻旅程,重新审视嫉妒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舍克(Helmut Schoeck,1922—1993)是德裔社会学家与哲学家,其学术生涯横跨欧美。他在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完成医学、哲学与心理学学业,并于194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0至1965年间,他先后在费尔蒙特州立学院、耶鲁大学及埃默里大学任教。1965年回国后,于美因茨大学担任社会学与哲学研究所教授,直至1990年退休。舍克以《嫉妒与社会》闻名,其自1969年起持续修订的《社会学词典》成为社会学领域的权威参考书,此外他还著有《〈人性的,太人性的〉中的尼采哲学》《社会学及其问题史》等十余部作品,展现了其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深刻的社会批判风格。
推荐理由
《嫉妒与社会》是一部深入探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嫉妒情感的权威著作。作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角度剖析嫉妒的根源、影响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揭示了嫉妒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社会关系乃至文化发展。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嫉妒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既有破坏性,也有社会约束作用。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帮助读者理解嫉妒这一复杂情感的本质,还提出了如何管理和减轻其负面影响的策略。对于关心社会心理、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重要的启示,是理解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参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人类情感和社会行为感兴趣的社会学学者
关注社会心理和人类动机的心理学家
研究社会冲突和不平等问题的政治学家
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现象有浓厚兴趣的历史学家
书籍脑图
目录
第1章 嫉妒的人类
嫉妒者的世界观
嫉妒者的孤独
幸运与厄运
兄弟姐妹间的妒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经典之作,对“嫉妒”进行的一次全方位探索。从语言溯源,并在神话以及心理学之中寻找嫉妒心理的起源,论述文学作品中的嫉妒者(让我想读哈特利的《面部正义》,希望以后有译本),哲学方面则通过亚里士多德、培根、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家对嫉妒的观点进行阐释,嫉妒与社会学的关联更是本书重点,嫉妒如何在个体与集体之间产生作用,杰出个体内心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里举了波伏瓦的例子很有意思),甚至嫉妒如何推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变革,作者时常提醒我们,嫉妒并不仅仅只有负面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只有意识到沉溺于嫉妒本身是徒劳无益的,通过努力超越他人,从嫉妒中解脱出来,投入到那些有价值,充满活力和具有前瞻性的活动中,是我们面对嫉妒的正确方式。越早读这本,对个人的帮助越大,毕竟人是一种容易嫉妒的生物。
猜测这本书是冷战期间写的,现在写大概结论会不同。在国内喜欢本书的人可能是80年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吧。但要说明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洞悉很惊人,许多提法也很值得今人思考。
昨晚计划阅读此书前20页睡觉 ,没想到花1个小时只看了前15页。。。因为我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居然15页的内容,记录了2030字的干货和感受,这书简直太牛逼了,大概率会成为我今年十佳之一了。因为缺乏研究所以常常被人忽视,但嫉妒的普遍性和破坏性,终于在这本书里被详细剖析,非常有启发作用,如果读一本书就能对理解社会理解人心有很大收获的话,我非常推荐这本!
3.21,太强了,对嫉妒的一次外科手术式剖析,从比较人类学、民族志、文学、神话学、哲学等各种文本中汲取资源,这么全面的材料作者真乃神人也。
以为是心理学专著,结果是人类学社会学大部头,内容足够硬,如果没有满足我的期待,只是因为我不够耐心,不是书的原因。
嫉妒的人完全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这样做可以伤害或打击到他嫉妒的对象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