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管理困境的封面

管理困境

[美]盖瑞•J. 米勒

出版时间

2014-02-28

ISBN

9787543222625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管理困境》是一本由当代政治学家撰写的“企业经济学”著作。米勒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科层(企业)的存在理由,分析了科层内部管理机制及其困境,研究了有关科层的政治经济学诸方面如合作、领导能力和产权等,换言之,他研究的是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顾名思义,本书的逻辑起点是,当人们遭遇市场失灵时,会诉诸科层,但科层自身也会失灵,此时是否会求助于市场呢?而且,如果市场失灵和科层失灵同时并存,人们又该如何选择、如何去做呢?这就是米勒所谓的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

目录
导言
第1篇 为何有科层
1 市场失灵与科层解决办法:个人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张力
2 讨价还价失灵:协调、讨价还价和合约
3 投票失灵:专制科层中的社会选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可构建桥梁与政经连接。不过当年一大批学者从政经转向制度,就再也没回来。
翻过之后的体会就是经济学思维实在不够,但也不能掩饰这是一本经典著作。
当代经济学系列经典译丛新改版
补标一下英文版。
因信息不对称,团队生产的外部性和市场垄断,科层不可避免单一解决市场无法调和的矛盾,除行政制度激励政策外,为促进重复博弈的持续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共信基础,需要行政领导力,权略手段和规范制度实践以及科层权威可信约束的工具支持。
关于组织管理曾出现过两组文献:第一组文献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代表,聚焦于机制设计问题,认为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可以由一套程序性的激励—惩罚制度加以调控,其中,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的利益采取行为,但最终却能够达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第二组文献则关注领导者的个人决策,组织管理者需要以自己的领导才能去鼓励下属超越狭隘的自利心而服务于组织目标,常见于政治学和组织心理学领域。两支文献的主要分歧点在于“有没有一种办法使个体利益之和等同于集体利益”。本书通过冗长的博弈论、组织分析等经济学手段最终达到的结论为:完全的基于理性自利前提的机制设计无法消除完全的官僚制和完全的专断制中所固有的低效率倾向。因此只能在科层化的框架中引入非自利的合作模式:个人预期与信念、社会或文化规范以及领导能力,是为“权谋”。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科层这个词很特别,看下来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权力的层次体系,这个层次可能是小范围的老板和雇员,也可能是有多个层级的大型机构单位。《管理困境》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总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分层级的企业和机构组成,这种组成结构有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现在有什么样的解决或缓解措施。内容间逻辑关系清晰,示例准确生动,翻译也算比较流畅。
科层是来解决市场失灵的,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也会出现在科层世界里。所以科层是means,关键是什么能奖励合作,因为合作是科层结果里的小概率事件。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