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印痕的封面

印痕

戴锦华

出版时间

2001-12-31

ISBN

9787543444638

评分

★★★★★
书籍介绍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1978年-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1993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3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用户评论
这本书看丢了,还好不贵也不太久远,但是戴老师的辞藻也太华丽了。
戴锦华
老戴风格,不能不爱。
无意中发现学校的图书馆里竟然有……/读这本书其实能大概了解戴老师很多思路和主要讨论了,包括她很多书的命名原因,也都在文章里了。说实话对于我来说读戴老师的书挺吃力的,堪称“咬文嚼字”...但是一旦读通,就很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大抵可以读到一位学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对于历史的那种责任感,那种胸怀大志的担当和展望,像她说的“透过雾障”而触摸和发现真实的勇敢。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真正尊敬和喜爱戴老师的地方。
你若想走近她,那就读《印痕》。
@2018-05-03 16:07:46
「寫作之於我,是一處沒有屋頂的房間。」戴錦華在歷史、文學、電影、文化認同、女性主義等多個領域都提供了非常獨特的角度。很感慨的是,「生的太遲的人們,其永遠的悲哀是在自己的經驗和表達之間始終橫亙著黃膚色的或白膚色的昔日大師」,我們往往想著破鏡而出,卻又因為滯後,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始終只能處於尷尬的地位。更為有意思的一個提出是,「將人類的鏡戀特徵發揚光大的顯然是男性,而非女性」。女性照鏡,往往只是把鏡子當作男性目光的替代物,相當於「女為悅己者容」。電影是一個充滿性別歧視的行當,女性終於能從鏡頭前走到鏡頭後,固然值得高興,但仍然要反思女導演究竟只是徹底將自己化裝為男性角色,還是真正地表達出了作為女性獨特的生命體驗。作為「女性」,得在歲月中逐漸領悟自我更生的能力,從不斷地經歷未知走向欣悅,開花結果。
还是讲经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