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荒原狼的封面

荒原狼

[德] 赫尔曼·黑塞

出版时间

2015-05-01

ISBN

9787544743365

评分

★★★★★
书籍介绍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吧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个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后入瑞士籍。一生创作始于诗歌,亦终于诗歌。因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主义气息,展现出对漂泊,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刻画人类处于困境,彷徨,孤独时在精神领域里的反思与探索 ,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具有心理的深度,亦表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类的博大爱心。 他是托马斯·曼心中“德国人中的德国人”,唯一能够代表“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的作家。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王滨滨,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毕业后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1982-1986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自1987年3月起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教授。出版译作《剥洋葱》《卡夫卡文集第2卷》《小王子》《世界著名作家演讲精粹》《黑塞文集》《日耳曼聊斋》《未来宣言》《史前的奥秘》等。
目录
编者前言
哈里·哈勒尔的笔记
用户评论
2018017,不敢说完全读懂了。后半部分魔幻色彩太浓重。前半部分却异常能说到每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心里去。总以为自己的小世界与周遭毫无共同之处。实则是自以为是的故作清高。你没那么特别。世界也没有那么糟糕。
结构完美的作品,自《编者前言》起,荒原狼自述,《荒原狼宣传手册》,赫尔米娜分裂体,假面舞会的释放,魔幻剧场十万个棋子癫狂的自我剖析。一层层的荒原狼式自裁。(虽然并不喜欢赫尔米娜出现前哈里的自恋矫情)。 言语难以表达我对魔幻剧场的迷幻,圣洁,又罪恶的复杂性的喜爱,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荒诞,黑色幽默应有尽有。相比于王小波痞子般的政治式的讨喜,魔幻剧场是绅士般的哲学式的嘲讽。相比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重的讨伐式的自我裁决,魔幻剧场是轻盈的和解式的自我肯定。相比于卡夫卡荒诞的真实,魔幻剧场的荒诞与现实决裂。崭新的嗑药药方。(PS:以上皆为我以灵魂和肉体整体性崇敬的神灵
当一个人的身体里同时拥有世俗的人的灵魂和超凡的狼的灵魂时,他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所以孤独,不会爱别人,也不会爱自己。因为厌恶愚蠢而粗俗的现实,所以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又因为生活在其中,不得不忍受空虚、无聊、不幸。
刚开始差点读不下去,直到《荒原狼宣传手册》那一段,真是精辟,然后后面又不知所云了,直到最终的主题。真是跌宕起伏
意识流版本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翻译太差,译者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不过关,文风像说明书,内容时时不知所云。
按时间顺序一路读下来,这本最难读,几乎没有情节,只有隐喻性很强的人物和大段的梦呓、思考还有自言自语,相比《在轮下》的青春枷锁、《德米安》的追寻引路者以及《悉达多》的印度式心灵之旅,这本的主题直指时代,更宏大,字里行间也更加绝望痛苦。不过我个人对时代缺乏明确的感知,所以没有特别强烈的旧时代遗老之感,可能年纪大些再读会有更深的体会。
黑塞,尼采的忠实粉丝。
黑塞依旧是探寻着“我”的精神、意志、人格与人性,当一个人与众不同时必然承受孤独痛苦,格格不入,无处排解,而破解之道却需要摸索。
初读失败,书被留在厕所
前面代入感太强了,有些片段是哭着看过来,有些是脑袋晕昏昏看过来的,最后的场景好像在描述梦境,个人不太喜欢,但是也很理解你把自己的梦说出去也会有人不喜欢。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