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观察者的封面

观察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时间

2021-12-31

ISBN

978754478828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观察者》中,我们随着主人公阿梅里戈的脚步,穿行于选举站的简陋会客室、意大利社区的宗教福利院以及修道院的白色幔帐间。雨天的洗礼、复杂的选民群体、权力的微妙平衡,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既现实又超现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个左翼政党成员的责任与决心,还体验了他对民主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身份历史任务关系的探索。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年生于古巴,1985年逝于滨海别墅,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他的家庭中科研备受推崇,他是家中唯一从事文学的人。起初对戏剧感兴趣,但最终在农艺系和文学院的学习中找到归属。卡尔维诺的创作生涯以探索小说叙述艺术的可能性为重心,其首部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于1947年面世。他与列维—施特劳斯等文化巨擘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巴黎隐居长达15年。遗憾的是,1985年夏天,他在准备哈佛讲座时患病,医生在其去世后惊叹他的大脑复杂精致程度罕见。
推荐理由
《观察者》是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部独特作品,它通过主人公阿梅里戈在投票站一天的体验,深入剖析了现实世界的痛苦、悲悯与不确定性。卡尔维诺的文字风格奇幻而富有哲理,他将情感与政治冲突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让读者跟随观察者的视角见证生活本质的复杂性和流动性。这部小说不仅适合文学爱好者,也对那些思考人性、社会和自然关系的人们具有启发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观察者》适合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喜欢卡尔维诺独特写作风格的读者
对于政治、哲学感兴趣的群体,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能引发深入思考
此外,它也适合那些希望通过阅读来理解人性与社会复杂性的读者。无论你是知识分子还是对日常生活有深刻洞察的普通人,《观察者》都能提供一个全新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观察者
后记
用户评论
卡尔维诺的书当然值得一读。 但是,译林是买断了卡尔维诺版权了吧,这本书从前言到后记只有84页,却是精装版,有且仅有精装版,我确实觉得不舒服。原价39,如果我在书店买原价,大概要好好犹豫一下。精装版很不适合旅行携带。 精装是皮囊,里面的纸也没有很讲究,排版也没有特殊,字体也不是什么私家设计的字体。 同样是薄薄短篇的标杆,南海的奇袭面包店选的纸张,插花就格外用心了。随时翻起来赏心悦目。 我们为什么需要精装版的短篇小说呢?只是因为一个硬硬的精装书皮吗? 译林怎么想的?
《观察者》写于“而立”,成于“不惑”,是卡尔维诺十年蓄力的至诚之作。故事脱胎于卡尔维诺1953年、1961年的候选人和监票经历,跟踪都灵一座选举站监票员的一天。小说聚焦荒谬的真实,试图抨击真实的荒谬,并由此带来某些哲学思考与启迪:人在什么限度内可以称为人?何为幸福的真谛?一点说明:《观察者》篇幅不长,与意大利原版保持一致;套书封面由同一位设计师操刀设计:)
早期作品,精要的观察与思考。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也被卡尔维诺写得如此难读,真是无语。泛滥的括号里的内容,旁枝逸出的爱情故事,别扭的翻译,都使得本来很精彩的故事降低了可读性。对比《回到种子里去》,很难不去设想:如果是马尔克斯来写这个故事,应该有趣地多。
虽然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看见的是苦难,各式各样的苦难。而造成苦难的原因是什么?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那些失去明辨能力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够称为人了,他们在党派之争当权者的眼里只是一个拥有他名的工具。你自己的事情已然不能自己做主,你活着的形式就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其他的就与你无关了。就像是无奈的冤枉者在认罪书上签了字。一时的利益攫取,并不意味着永恒。
1953年的选举中,意大利共产党员阿梅里戈·奥尔梅亚被任命为投票站的监票员。多数党为了拉选票甚至发动了残疾人、智障患者和临终之人参加投票。奥尔梅亚在一个选举站度过了一天时间:自然的苦难成为政治活动的工具;成群的残障人士被引导着参加投票……仿佛硬币的两面,有益的角度是保障了残障人士的人权,有弊的方向看,那些精神有严重问题的人真的知道投票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操弄选举得出的胜利真的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么?对于这个“拒绝样貌”的世界,我们无法将和谐强加于它,因为无论是回首过去,还是展望未来,和谐与它都格格不入。当我们描绘未来,未来也会像过去一样变成陷阱。“一切都越来越复杂,想要在任何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的事物中区分其积极与消极也变得越发困难。”
3.5吧 更喜欢房产投机
最大的缺点是...太短了,不值得单独作为一本书。卡尔维诺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观察者》的写作过程如此煎熬,很大程度是卡尔维诺陷入了模仿卡夫卡的焦虑中。他没办法走出《在流刑地》里卡夫卡对描写行刑机器的饥渴,没办法不对投票过程和选举系统投注比故事、人物更亢奋的描述激情。只是卡尔维诺的病情更严重,他甚至还想从眼球的神经元末梢一路攀升到大脑,用描写激活形而上的脑细胞。
以为是政治,印象最深的反而是爱情。 “他的身心均被这场争吵裹挟,而这场争吵将继续以独白的形式、内在的喧嚣存在,从而伴随他一整天。 他意识到,他已经没有胃口了。” 而到后面,又回到了政治,回到了令人不舒服的病患处,但其中又有“爱”,真正的爱,与其相对的虚假的爱又多么讽刺。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