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走向生命的现象学的封面

走向生命的现象学

[法]米歇尔·亨利

出版时间

2024-01-16

ISBN

9787547322352

评分

★★★★★
书籍介绍

二战后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访谈录首度中译!

相较于萨特、加缪、波伏娃、阿尔都塞等同时代人,一生远离学术潮流中心的亨利,虽然生活得像一名隐士,却对思想本身更加专注且纯粹。他创造性地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引导我们认识那不可见的“生命”,呈现出更丰富和统一的人类生存图景。

《走向生命的现象学》以访谈录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亨利思想的极佳机会。我们从一次次的问与答中看到,亨利如何对传统现象学进行解构,如何发展出注重内在感受的“生命现象学”,并如何将其运用到绘画、精神分析、政治等诸多领域。此外,亨利的学术关怀不止于纯粹思辨,他还呼吁我们关注技术时代中被遮蔽的生命本质。他通过捍卫文化、艺术和思想的价值,还原了生命的丰富性,为读者带来对存在的新思考。

作为20世纪法国现象学的重要人物,亨利凭借其一系列富有原创力的洞见正日益获得重视。本书不仅呈现了亨利丰富的精神世界,让读者领略其现象学的独特魅力,也是探索当代西方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指南。

作者: 米歇尔·亨利(Michel Henry,1922—2002),现代法国哲学的重要人物,他从胡塞尔现象学出发,关注主体性和个体的内在感受,最终发展出极具深刻洞见的哲学体系。亨利的哲学作品涉及众多领域,代表作有《显现的本质》《身体的哲学与现象学》《马克思》《精神分析的谱系学》《野蛮》《看见不可见者》《生命与揭示》等。

译者:邓刚,法国巴黎一大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哲学研究,译有《爱的多重奏》《思想与运动》《巫师苏格拉底》《黑格尔传》等。

目录
目录
译者前言
说明
1哲人话平生——与罗兰·瓦西尔德的谈话
2“让个体回归自身”——与德鲁瓦的谈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速览
亨利一直在学术会议上被讨论,中文译作却迟迟未出版。这本访谈集基本呈现了现象学家亨利的思想脉络,他在后现代思潮流行的时代仍致力于相对传统的体系哲学,确实少见,或许这也是他被冷落的原因。
给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庞蒂的现象学面向,不能不想到王阳明的心学的一些方面,如果亨利看过王,会不会有新的感受性,不只是提到生命本质问题,还可以真的知行合一,何况最后结尾都提到马克思的话,思想只是生命的一种方式。真希望能有人翻译亨利的另几部,我即真理、道成肉身
亨利是上世纪唯一一位严肃讨论过“道成肉身”(化身)问题的哲学家,在每篇访谈中几乎都会提及的埃克哈特大师是他后期思想的主要灵感来源,更难得的是他真正看到了埃克哈特《圣RWFY注》中「圣言/逻各斯」与「生命」的复杂关系。不过还是没想到他对胡塞尔、海德格尔、小梅的批评如此固执(他与此前现象学的关系正如同埃克哈特之于经院哲学):他们选择了不同于生命/肉身的世界作为显现的主体或场所。而亨利似乎直接回避了世界问题,他谈到了上帝与世界的关系在波墨那里的重要性,却坦言无法理解。实际上依埃克哈特,生命的自身被给予隐含了自然的介质,而自然也有脱离被给予形式的一面:对圣言的个体化生育。现象学在走到它的“完成”时恰恰是要面对这个问题,但亨利却在关键一步上退回了现象学材料的被给予形式这个内化闭合的典型主体性路径...
继《基督之言》后的第二本中译,极佳的安利导读。可以看到现实事件(二战、与Gouhier的谈话)对其哲学建构的影响,也能从远离学术共同体的内省和静默中发现生命现象学高度内在化的缘由。其核心在于用生命内在的auto-affection取代意向性的超越:生命凭借pathos而全程在场,基于理性的我思则抛向外部世界而与生命拉开距离,因此不可能为彻底的还原奠基:个体的拯救不在世界,故Biran用激情取代我思的创举就极为关键。生命之出生则源于神性的Vie,它呼应约翰的道并为主体间性开辟空间。然而,从内显现的现象学仍需解释外在性何以可能甚至是必然,安利在介入现实领域时更是忽视了外部结构超越生命的异化进程,而是执着于结构的先验历史,这无疑使得他从未真正进入外部性的分析之中,以致于沦为了某种庸俗人本论的拥趸。
非常好的思想导论。对哲学史的把握,特别是对现象学的评判,给人开天眼的感觉。
作为原初现象性支撑的内在生命,在遭受和感受中被自身体验到。但内在生命不等于自我,内在生命为自我奠基。于是亨利指出不同于希腊现象学的另一条路:对于生命的现象学研究。这种研究注定放弃观看的路径,不从外在凝视来理解现象性;它一边从哲学史中找寻对内在生命的感受性思考,另一方面重建先于被观看的外在的内在生命现象学。马克思、精神分析等研究必然在亨利的分析内,但看完《访谈录》印象是他对尼采的关注好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