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学讲义”系列的一种。汉语词汇史是研究汉语词汇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汉语有文献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自古以来方言就很复杂,历代累积下来的词汇以数十万计,而词汇的系统性又远不像语音和语法那样容易把握,一部《汉语词汇史》当如何写? 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和方法?
本书即是对汉语词汇史的一个全面概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汉语词汇史的发展进程和特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向作者展示了如何研究汉语词汇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每章最后的思考题是本书的亮点之一,让读者读书之余能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汪维辉,男,浙江宁波人。华中师大硕士(1986),四川大学博士(1997),南京大学博士后(1997-1999)。曾任宁波师院中文系副主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韩国延世大学客座教授。受日本学术振兴会之邀,两次赴日从事短期合作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汉语史研究集刊》编委,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东方语言学》编委,吉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
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和训诂学,出版著作6部,整理校点语料2种,发表论文190余篇。代表著作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汉语词汇史新探》《汉语词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