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两班的封面

两班

[日] 宫嶋博史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

2024-01-01

ISBN

978754752168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朝鲜王朝的历史长河中,两班阶层作为统治精英,其身份、文化与经济结构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的社会形态。本书以《两班》为题,深入探讨了这一特殊阶层的形成过程、儒教传统的渗透及其在朝鲜社会中的演变。《朝鲜两班阶层与儒教传统》揭示了两班身份的动态变化,以及儒教如何在祖先祭祀、家族制度等方面塑造其社会生活;《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则展现了新儒学如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并最终成为两班阶层的主导思想。《安东权氏家族发展》以具体家族为例,生动描绘了两班阶层如何通过科举、婚姻和财产继承巩固地位。 本书更关注在地两班阶层的崛起,通过权撥家族等案例,分析了15-17世纪在地两班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角色。《奴婢与农田所有权分类》《土地关系与农业技术》等章节,进一步揭示了两班阶层的经济运作方式及其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而《两班日常生活与经济关系》则通过《琐尾录》等珍贵史料,还原了他们在避难生活中的祭祀、接待宾客等活动,以及赠答经济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最后,《在地两班阶层形成与同族聚落》《家族财产继承变化》《门中组织形成过程》等章节,深入剖析了在地两班阶层的聚落形态、财产继承制度的变迁,以及门中组织如何强化同族结合。本书不仅是一部阶层史,更是一部文化史和社会史,通过细腻的考据和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朝鲜王朝社会图景。
作者简介
宫嶋博史,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博士,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者。他在东海大学、东京都立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担任过讲师、助教授、教授等职务,并曾赴韩国成均馆大学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经济史和社会史,独立著作包括《朝鲜土地调查事业史研究》、《两班》等,并合著、主编了《明清和李朝时代》、《在亚洲思考》等30余种学术专著。宫嶋博史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韩国及东亚史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荐理由
《两班》通过深入剖析朝鲜王朝统治阶层——两班阶层的形成、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揭示了儒教传统与朝鲜社会结构的紧密联系。书中以金鸿植教授家族的祭祀活动为例,生动展现了儒教观念的根深蒂固,同时探讨了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及其对政治体制和身份制度的影响。书中详细考察了安东权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地两班阶层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奴婢与农田所有权等经济基础。此外,还通过《琐尾录》等史料,展现了16世纪两班阶层的日常生活与经济关系,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朝鲜王朝社会形态的深刻视角。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朝鲜传统社会的文化、经济和身份结构,是研究东亚历史的重要参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朝鲜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
研究东亚社会结构的社会学研究者
关注传统社会阶层变迁的社会历史学者
书籍脑图
目录
中文版序
序:存在于现代的儒教传统
第一章 两班——朱子学的主导者
第二章 在地两班阶层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 在地两班阶层的经济基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在地两班
很好看 通过两班写儒教朱子学怎么渗透进全社会的,看完之后读者就知道贵族夫人王熙凤天天都在打点什么了。。
基于兴趣而读,作者通俗易懂的写法解了我许多的困惑,不过此书的侧重点,两班阶层的土地调查研究,大量的图表数据,并没有太多阅读乐趣。另,刊印文字相对扁平,需要习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魏晋门阀半岛压缩版
看日本学者的朝鲜时代儒教研究,这种东亚泛儒家文化圈的三方视角奇异得有趣。作者几次提到壬辰倭乱和日据对社会制度的极大破坏,也阐明日侵反而强化了儒教的渗透,很好地证实战争不如文化的影响深远。“近代并非必然消灭传统,反而可能使一些传统的东西具备更加明确的概念并因此得到巩固。”
1. 朝鲜半岛上儒家传统的形成过程:16世纪时,在地两班阶层广泛兴起;18到19世纪,两班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逐渐向下层社会渗透。 2. 首先,所谓传统并非单纯基于情感的偏好而定的,它有它的现实基础。其次,“传统”并不一定跟“古老”画上等号。
探讨中国日本特权阶级的书不少,讲朝鲜的且不错的,这个算一本
安东权氏个案研究看两班
1. 朝鲜半岛上儒家传统的形成过程:16世纪时,在地两班阶层广泛兴起,朝鲜半岛上形成了在京两班与在地两班并存的格局;18到19世纪,两班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逐渐向下层社会渗透。2. 所谓传统并非单纯基于情感的偏好而定的,它有它的现实基础。“传统”并不一定跟“古老”画上等号。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