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的封面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

[日] 林佳世子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547735299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奥斯曼帝国的兴衰无疑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从一个小国崛起,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又最终走向衰落。而这一过程中,帝国如何处理多元文化、民族融合、宗教冲突等问题,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作者简介
林佳世子,1958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是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前助手,现为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她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文教育学部,曾在东京大学大学园人文科学研究专业博士课程学习。林教授专注于伊斯兰世界研究,著有《奥斯曼帝国的时代》等多部作品,并编有《记录和表象——史料中的伊斯兰世界》等学术指南。
推荐理由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这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全面描绘了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民族融合的舞台。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揭示了帝国兴衰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著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东历史、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爱好者
关注全球历史进程的读者
希望了解不同文明交融与碰撞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推荐序 日本学者关于奥斯曼帝国史的佳作
前言
第一章 安纳托利亚时代(1050—1350)
建国序曲:11世纪至13世纪的安纳托利亚
奥斯曼国家的形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的问题意识很强,首先驳斥了帝国起源游牧扩张说和伊斯兰圣战说,强调其是一个复合多元问题,在一个地形、民族、宗教等多因素情形下,奥斯曼是在多方角力之下逐渐兴盛起来。早期在安纳托利亚时代组成奥斯曼政权的核心阶层也有其他不同的部族和信众,改宗融入到奥斯曼政权中是很频繁的,奥斯曼民族的神话起源只是在帝国形成后的一种重塑,它实则是苏丹罗姆国政局混乱后的地方势力的重组。对巴尔干半岛作者认为其对于奥斯曼崛起有特殊地位,奥斯曼塑造了巴尔干地区的概念,并多加经营,为之后建立横跨亚欧帝国建立基础。作者认为采邑—蒂玛尔制对帝国形成有重要作用的(感觉就是欧洲的骑士封地)。而帝国的奔溃介绍的就粗略了,最想看的其实俄土战争,因为涉及到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争端的历史根源,但帝国边疆太过辽阔,战事又多,作者大概难以面面俱到。
【柒书坊好书榜】2020021 对奥斯曼帝国感兴趣不仅因为它“西亚病夫”的称号与大清组成了名义上的难兄难弟,更因为曾经帝国治下的土地如今为新闻联播最后十分钟提供了至少一半素材,追溯其根源,其衰败比强盛更有参考意义,作者开篇即强调奥斯曼既不是土耳其帝国也非伊斯兰帝国,松散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多民族国家却无法建立身份认同,作为合法性来源的伊斯兰工具只能维持强盛时的统治,当经济与军事实力衰落,庞大的征服帝国改革为时已晚,无法应对民族主义浪潮和宗教分裂,此刻必须肯定高度中央集权与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这套书的遗憾在于出版顺序上跳开了伊斯兰的崛起,无法衔接深入理解奥斯曼统治中伊斯兰的重要作用。
#🍋说书# 做为横跨亚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大帝国,仅凭作者十几万字的小书,是讲不透的。好在,作者思路清晰,文案精细,将奥斯曼帝国从崛起到衰败的过程,给读者理出了个轮廓。与其他大帝国一样,奥斯曼的发展靠的就是多个民族和信仰的融合,以及优越的管理制度。因此,也创造了那个时期的灿烂文化。但随着社会发展,制度落后了,内部改革又不成功,外交节节失利,帝国的黄昏也就来了。对后世的影响,就是今天的巴尔干火药桶。建立想象的共同体,谈何容易。奥斯曼的经验教训,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借鉴?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这本书还是应该就具体问题,再写得深一点。
个人认为是目前中文世界最好的奥斯曼简史。除了对奥斯曼帝国18世纪末的危机的分析欠佳,其他部分都结合了目前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很不错。写长时段的通史不容易,应该给作者credit。
对于我这种入门级读者很友好,提纲挈领,脉络比较清楚,社会生活的章节也是对各种军事政治斗争的调节。近代部分有点太过简略了,奥斯曼统治者几乎隐形了。
重要历史事件一笔带过,后半本结构也不好
整体而言比较好读,大致讲述了奥斯曼帝国的起源、发展与终结,对巴尔干的历史演进与奥斯曼瓦解的原因着墨较多,也有社会史的内容。不过正如整套书给人的感觉,在窄小的篇幅中总是隐藏着一些割裂感。
混乱啰嗦,过于粗浅,读过什么都不记得。
兴盛衰亡,中东最统一的辉煌时期,一直尝试的转型,直到今天化为土耳其,一次不完整的殖民到再被欧洲殖民,大清国的病友,奥斯曼文明不应被总是忽略
包税制 贝尔格莱德条约 花厅御诏 亚得里亚堡和约 耶尼切里军团咖啡馆 阿基金 土耳其浴池 捐赠 地方阿基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