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单读07:旁观者之痛的封面

单读07:旁观者之痛

许知远 主编

出版时间

2014-10-01

ISBN

978754955878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7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旁观者之痛”,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茨威格传记作者在《被征服的茨威格》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茨威格为何会选择自杀,揭示这位以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而著称的奥地利作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著名作家伊恩·布鲁玛在《零年》中,回顾了父亲在二战期间的凄惨经历,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战争、人性与希望;记者林姗姗走进著名的九号院,试图拼凑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宏大图景和决策制定参与者的各异群像,从更为个人化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前进之路的;旅加记者邹波则在“柳树屯教堂”,思考了自己在到达加拿大之后对于移民身份的困惑和融入新环境的挣扎;作家云也退从周立波起始,将时间倒推,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回顾了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等相声名家,在不同时代里如何运用相声与笑声反映时代特色以及价值取向,等等。 1.著名媒体人许知远以全新的角度选编观察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字,在秉承其“记录、探索、批评”之初衷的前提下,内容更加丰富,角度更为多元,思想更为宏大。 2.纯粹且有生命的文字,朴实但有分量的思想,组成了《单读·07》。在本辑中,有伊恩·布鲁玛回顾二战时期父亲个人史的《零年》,有张承志分析人与灾难之深刻关系的《大国的诅咒》,有科幻作家韩松探讨在现代都市生活的《拯救黑夜》……每一篇文章都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做了特别的注脚,向我们警戒着生活与活着的不同意义。 许知远,现为《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他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目录
单读07:旁观者之痛
话题
旁观者之痛
被征服的茨威格
零年:1945年的历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张承志《大国的诅咒》,于威《父亲》
2017.10,茨威格和杨牧的比较好看。
本期算是我读得最慢消化最不好的一期。茨威格和杨牧的两篇值得多读两遍。当然这期的趣味性倒是少了一些,严肃主题较多,因为平常看书都是工作间隙,所以读起来有些疲劳。
关于茨威格和杨牧的两篇特别喜欢,性瘾和黑夜那两篇也不错。
最喜欢于威那篇《父亲》
读到这句就值了: “只有抵达了历史惩罚和天道报应的时点,人的傲慢,以及他们狂热拥戴的利己民族主义,才会从虚妄的梦中清醒。” 黑夜,向日葵,也都不错。 @2022.03.11
仔细读了关于茨威格的那一篇,作者写得很学术很深入,认识茨威格的纬度又增加了。了解了当时政治环境下的 criticizes,在多年之后作者非常客观的为茨威格做了“辩护”。在同样经历过飘摇风雨的nation不能感同更深了。
九号院的年轻人
准备拯救黑夜,属于我的黑夜。
九号院的年轻人,一部历史。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