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法学论纲》一书,从中国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怀揣着家国情怀的现实和忧思,以学术的敏锐和严谨,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明背后的价值思想脉络及其与现代法学的转轨对接途径。其中,“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一文,计12万字,全文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学术期刊界一次性发表的长文中尚属首例。
具体说来,该书所谓“汉语法学”,以汉语作为表意工具,于中国历史的观照下,将中国人生和中国社会的法律生活当作基本对象,而将中国文明的人文忧思与价值关怀拥纳入怀,意在讲述一个民族文明转型和立国进程的法律史叙事,构成了它的政治立国的意义指南,也是赋予近代中国“立国、立宪、立教和立人”四位一体的政治建国进程以制度肉身的法意资源。经此作业,本书着意于现代中国政道与治道的法理表达,期期于探究一种基于深切历史感的华夏邦国政治,从而,为奠立现代中国文明的法制体系提供伦理—政治意识。
编辑推荐
1、《汉语法学论纲》开篇“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一文,计12万字,全文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学术期刊界一次性发表的长文中尚属首例。
2、许章润此书行文亦不改 “半文半白”之风,时而端庄隽永,时而洒脱诙谐,且真有点“梁任公的味道,笔尖常带情感”,一边阐发汉语法学的价值思想体系,一边仍不忘嬉笑怒骂,畅抒忧国忧民之思。
3、现在学术界都忙着与国际接轨,许章润则执意从中国本土的历史资源中挖掘阐发法学背后的价值思想体系,从中国文化的高度构建颇具特点的汉语法学体系。此举不可谓不“顽固”,然而,正因为他的固守阵地,汉语法学理论才得以在一片欢呼声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
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汉语法学论纲》是中国法学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对竞争和挑战的激烈之作。
清华大学江山教授:《汉语法学论纲》为法学界开了个很好的头,并从历史法学沿革的解读进一步梳理了“道”的演变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全喜教授:《汉语法学论纲》是基于中国当代或者近百年思想、中西文明交汇的一本忧思之作。
西南政法大学董彦斌教授:《汉语法学论纲》是中国版的历史法学的绪论,是跟大传统相联系的法理学,是中国版的新自然法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