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搅局者的封面

搅局者

[法] 埃马纽埃尔·卡雷尔

出版时间

2017-04-30

ISBN

9787549618637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当代俄罗斯最有争议的人物利莫诺夫的传记。他不愿意像他父亲,忠厚而有点窝囊。他向往自由而冒险的人生,要做硬汉。他是乌克兰的流氓、计划经济时代的地下偶像、流浪汉,然后是一个曼哈顿千万富翁的管家、被全巴黎追捧的作家、巴尔干战争中迷失的士兵;而现在,在荒诞、混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渐入老境的他却成为一代迷惘青年的领袖。他自认为是英雄,你也可以叫他混蛋。他一生危机四伏而暧昧:他本人就是一部冒险小说。

利莫诺夫的传奇不只关系到他本人,不只关乎俄罗斯,也关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我们所有人的历史。

埃马纽埃尔·卡雷尔,1957年生于巴黎,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制片人,法国国宝级历史学家路易斯·卡雷尔之子。他毕业于著名的巴黎高等政治学院,从198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美洲豹的朋友》以来,共出版了十多本小说,编导了近二十部电影和电视剧;2010年起,当选为戛纳电影节 评选委员会委员。卡雷尔还获得 “科幻小说大奖” “费米娜文学大奖” “雷诺多文学奖” “法兰西学院奖” “法语文学大奖” “意大利蒙德洛国际文学奖” 等十几个文学奖。

作者擅长从新闻中取材,创作介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既有新闻记者捕捉新闻点的敏锐,又有小说家建构故事和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天赋。 电影人的视角使得他的作品极具画面感和带入感。他是法国当代少有的既受文学奖项青睐,又有极好市场反应的作家。

目录
序 幕 莫斯科 2006 年10 月,2007 年9 月
第1 章 乌克兰 1943—1967
第2 章 莫斯科 1967—1974
第3 章 纽约 1975—1980
第4 章 巴黎 1980—198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意外收获……非虚构能这么写的!不过可能因为主角本身是个坏蛋,是个流氓,是个疯子,是个传奇 那些流亡的俄罗斯人都不怎么把纳博科夫当回事,大概是睡眼惺忪的他从来不像这些眷恋权力和充满复仇欲望的落魄毛子那么怒气冲冲……
3.5分/5分。1943-2009年,二战到冷战后的苏俄。 Limonov是传主的笔名,他是俄罗斯的诗人、作家,“limon意为柠檬,limonka意为手榴弹,拔去销钉的那种,这个笔名是对他暴力好斗性格的一种敬意”。 年少时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小混混,向往野蛮和暴力,崇拜自由和危险。他认识到自己是个输者、弱者、小人物,但又为认识到自己是这样一种人而焦躁不安、挣扎折腾。中年过后开始“成熟”,极度自律、对弱者充满怜悯,开始在现实中做梦——尽管他一辈子都在做梦,但中年过后的梦相对坚实,尤其在监狱那段。看到最后,正好在听nddp的Belle,竟然呈现出生命之美。Limonov是个loser,他完全称不上是苏俄那个时代的搅局者。但他的传记为传统的苏俄政治文化史开了一扇小窗,让我们能一撇另一种景象。
一位离经叛道热血激情的“反对者”。单轮人生经历,利莫诺夫绝对不是白活一场,还有谁能像他那样经历一种多样的人生?他不是乖儿子,不是好情人,但他注定是个能做大事的人。将生死看轻的人,更有一种坦然,对理想的追求更是纯粹。
利莫诺夫是一个地下丝绒纳粹,一个禅宗斯大林,用精液炸毁政治正确。然而卡雷尔这篇政论传记离题杂烩越到后面就越无力重现利莫诺夫的政治朋克,正如作者偷偷摸摸的右翼碎碎念无力捕捉住20世纪政治的真正复杂性一样。利莫诺夫的叛逆到了卡雷尔身上就成了政治早泄,像一枚假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前半本人物刻画还不错,到后面就陷入肮脏的政治了,对我来说有点索然无味。
看来润或者不润都不是好选择,利莫诺夫视角下看那些大文豪真是很有意思
从阿尔泰的短暂停留后,我才想起来时间也会作用于利莫诺夫。没法鉴定成分的顽疾余孽,在疯狂碰瓷历史的一生中,竭尽全力的追随属于自己的“一种劫持”(谨慎期待一下谢列布连尼科夫的版本
精彩,传奇,但我跟作者一样不免觉得即使是这样的一生最后的结局对于爱德华来说也未免显得"窝囊",不知道他最终去了中亚没有。
跟随一个insaisissable légende的一生经历了一遍前苏历史,尝试理解种种自身看来离谱的立场的成因。但哪怕在相对主义的言辞面前我也常难以辩驳,仍然坚信说出“事情不是复杂得多,而是惨不忍睹地简单”还是必要的
看了二三天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