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安的智慧的封面

不安的智慧

[美] 阿伦·瓦兹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23-05-31

ISBN

9787553817606

评分

★★★★★
书籍介绍

如何在焦虑的年代解放身心?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充分地体验生活,不论欢愉或痛苦

*****************************************

焦虑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随波逐流,追求各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忘记了自己的本心。《不安的智慧》是美国禅学大师阿伦·瓦兹写给焦虑的人们的一份心灵指南。在本书中,瓦兹从禅宗的智慧出发,阐明了焦虑和不安的本质,直指人心的内核。瓦兹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分裂的心智,而要摆脱焦虑,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本书既是焦虑的人们的心灵自助书,又是一本洞悉时代弊病的诊断书。

*****************************************

一部启迪人心的经典。——玛丽亚·波波娃(美国文艺评论家)

阿伦• 瓦兹 著

Alan W.Watts

美国神学博士、哲学家、禅学大师。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生前出版的20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包括《禅之道》《不安的智慧》等。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20世纪60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吉杜• 克里希那穆提。

马励 译

美国俄勒冈大学图书管理学硕士。曾从事图书管理、新闻媒体、出版、口笔译与中英双语教学工作。译著涵盖政治、文学、宗教、心理辅导等领域。目前任职于文藻外语大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焦虑时代
第二章 痛苦和时间
第三章 生命长河
第四章 身体的智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生命是两段永恒黑暗之间的短暂火花,而这片刻也并非晴空万里。一切都在变化,时代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好日子”越来越少。偶尔的调剂本应该是真正的生活。“信心”没有预设条件,是纵身跃入未知世界。动物受苦和死亡,却似乎不觉得那是“问题”。人能借由较不敏感——多像石头一点而少像人一点——而减少脆弱性,却也因而较无法享乐。如果要感受强烈的欢愉,就必须承担强烈的痛苦。投身其中,随着改变而动起来,随之一起舞蹈。没有所谓的安全可言,追求安全感是痛苦的。给欲望冠上污名并不会让你摆脱欲望。你必须观察现在拥有的,否则就是“一无所有”。人只能在沉默中发现新的可谈之物,很多时候只是在重复。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或多或少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因有趣的景色、地方和人而忘我。
新译本 做第一个写豆瓣笔记的人😄比广西师大的那本读着顺溜
非常好,身外无我,活在当下。
主题围绕中式哲学的“无我”之境界,总之就是要摈弃一切,充分浸润在“此刻”的哲学观吧。
我们现在的焦虑更多的源于我们思考了太多,“当人类一开始思考,上帝也会发笑”,我们每个人本质上是无知的,所以总是会想很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想象的可能并不会发生,反而是因为哪些想象影响了当下的心情,让我们没有更多的动力为未来去努力。
读完后,知道了悉达多的结尾在讲什么
原来看一本纯哲学理论书是酱紫的体验...我觉得挺有启发的,但是这本书就是在教你“感觉到的启发”就已经不是启发本身了,唯有看书过程中的感受在是所谓的“启发”,但是你去感受了这就不是“启发”本身了,妈耶...我在说些什么鬼...
以一种事物的“反向法则”作序,“不可能”看似悲观,在行文的过程中打破种种墙,最后通往的恰恰是“不可能的惊奇”。 「我们极其幸运地生活在一个人类知识已经多到开始觉得词穷的地步,不只是面对陌生而奇妙的场面会词穷,连在最普通的事物上也会词穷。」 何尝不是一种radical acceptance!
“在追求安全感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不过是一场屏息静气的比赛,每个人的面孔都紧绷如鼓,脸色发紫。”“你害怕,希望自己勇敢起来,但试图勇敢的努力,其实是设法逃离恐惧的一种恐惧。”
瓦兹对生活的建议: 1.全力感受当下生活,有限的精力如果分散到记忆和预期里,将失去对于生活感知的能力。 2.开始学会吸收痛苦,与痛苦对抗这件事本身就是痛苦,不再抗拒,痛苦就会消失或者减弱到可以承受。 3.不带目的感受生活,时刻检查自己是否快乐,会破坏快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