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世说新语》十三讲的封面

《世说新语》十三讲

骆玉明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55455361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世说新语》广泛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为中国古代文学史领域的重要作品。本书作者骆玉明教授多年在复旦大学执教《世说》课程,声誉卓著,而本书的写作则不仅凝聚了课堂教学的精华,亦充分考虑到普通爱好者阅读需要,在融通《世说》全书和广泛采纳前贤见解的基础上,分设十三个专题,考察魏晋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变迁、思想演进、文人心态及艺术趣味等多方面风貌,而于人物风流尤加措意。从中可以获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方法。对文本的精彩解读为本书显著特点,作者对史料的敏感和深刻的见识,给人以强烈印象。而将严谨完整的结构与细致深入的文本解读结合为一体,使本书在《世说》研究领域中成为独具特色的著作。

骆玉明,祖籍河南洛阳,寄籍江苏建湖。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因讲课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魏晋名士之风,爱好围棋与茶酒。骆教授自评:“我是一个俗人,教书吃饭,喜欢孩子。”所著《简明中国文学史》由欧洲学术出版机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成为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中国大陆学者文学史著作;与章培恒教授共同主编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参与翻译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等论著,并负责各书之最后校定。其他出版作品有《徐文长评传》(合著)、《南北朝文学》(合著)、《游金梦》、《极简中国古代文学史》、《诗里特别有禅》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讲 皇权与士权
当士大夫以一种自觉的意识从事政治活动时,虽不否认皇权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但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认为自己才真正是能够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与文化价值的人。
第二讲 英雄与名士
“英雄”与“名士”并不表示人物的实际身份,而是代表着社会的认可与尊崇,当社会对新的人物品格和类型表现出格外的崇敬时,自有深长的意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人学书法,书法自然以魏晋为宗,老师也一直说魏晋风度,何为魏晋风度呢,骆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一幅清晰的画面
有一些很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
居家中,断断续续读完。是了解《世说新语》背景的入门佳作。能力所限,有的部分囫囵吞枣。
“正因为士族是一个对国家对皇权均少依附的特殊阶层,他们在历史上较早地体验了并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了对人类而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个人尊严的价值,自由的必要,自由与尊严的代价,生命的虚无与美丽。”——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过时,而在今天成为每个认真对待自我、人生与世界的人所一定会面对的问题。在个体生命的觉醒上,我们与魏晋士人一样,而他们在精神上所达的境界,我们却未必能至。尤其是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我们也许只是名义上的个体、实质上的“部件”,面目模糊。而生命的高贵与珍贵只能存在于个体身上,通过其独特的轨迹与风貌来呈现。“人在世间漂泊,生命无根却有八面来风,只有坚守对自我的期许,才能证明生命确然是高贵的。”骆老师的讲解既有宏阔的社会历史视野,也能落在幽微的人情人性深处,给人以很深的启发与感动。
逍遥自在,洒脱风流,令人神往。
对入门初读者友好,适当补充历史背景,注解详实丰富,作者本身的语言也亲切好懂。对于魏晋之风真乃神往。
很好的入门书,听有趣的老师讲有趣的书,也可谓是“玄心、妙赏”。骆老师没有局限在文本的品鉴本身(似乎是现在的一种趋势,“魏晋名士段子赏析”),而是从文本延展到其时的政治、社会、思想、生活等方面,既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本身也让我们一窥时代风貌,更不错的是骆老师不时抛出一些自己的洞见和妙语,让人读来过瘾。
对魏晋士人风貌有了直观的了解。简洁,生动,没有学究气。特别是指出人性的复杂性,对于解释和理解魏晋历史有禆益。特别是人的精神追求生活情趣的确可以和政治行事截然分开。因此释史用阶级集团之说须特别慎重。
评析全面中肯,从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不同角度,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世说新语》的精彩之处。
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追求生命内涵的广度和人格的稳定性是任何时代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