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扪虱谈鬼录(修订版)的封面

扪虱谈鬼录(修订版)

栾保群

出版时间

2017-07-01

ISBN

978755940347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探索从未停止。而《扪虱谈鬼录(修订版)》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满足读者对神秘文化的好奇心的书籍。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将古代的鬼怪传说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我们在阅读中不仅能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栾保群,一位热爱中文、对汉魏历史有所了解的出版编辑。他以冬烘先生的身份,撰写了关于鬼怪的故事,用荒腔野调的笔触描绘人情世故。他以侦探般的眼光梳理典籍,搜集异事,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揭示出那些令人可悲、可笑、可怕、可爱、可叹的鬼怪形象。他认为虚妄的事物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那些看似庄严的教条一样。
推荐理由
《扪虱谈鬼录(修订版)》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幽冥文化、鬼怪传说和丧葬习俗的书籍。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揭示了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背景。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宝贵信息,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和超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民间传说、鬼怪故事感兴趣的读者
对生命哲学、死亡观有深入思考的读者
喜欢探索神秘文化、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以及希望从不同角度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小序 / 01
也谈“水里的东西” / 001
(夹带一章•梁上的东西)
说 僵 / 017
避煞之谜 / 03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阅微》中的寺僧微哂:据所见闻,盖死尚不休也。做华夏的鬼可真是比做人还累,本以为死能一了百了,但阴间的吃穿用度,苛捐酷吏,明潜规则,恩仇债务比阳世还让人窒息(这个词可能不适用于鬼,但华夏的鬼,好像还是会死的) 这个被几千年文化逐渐勾勒出来的架空世界,反而比很多圣贤道德的公域谈论更能反映真实存在过的一切,因为不能直接说人事,所以只能把问题都引导另一个世界。 周作人说“盖此等处反可以见中国民族的真心实意,比空口叫喊固有道德如何的好还要可信凭也”。此言诚不欺我。作者夹带了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私货,正好可以印证这一点。
栾保群的文章真是八卦又好事,让人除了主题,意外收获了其他快乐。 袁枚和李笠湖的关于梦见李香君掐架笑的我不行,欣赏他的尖酸八卦。 谈罗酆山那章,让我终于搞懂了北太帝君,泰山府君以及十殿阎王的关系。喜欢泰山府君统领阎王这个体系。但目前比较流行地藏菩萨为地府之主下有阎王那波。道士你们搞设定怎么老搞不过和尚啊…… 魏晋达人的魂灭论深得我心,想和支持这达人饮酒长啸,人死魂灭消散于天地,壮哉! 江为的“水馆萤交影,霜州橘委花。”之句甚美。
从志怪笔记里采撷片段,上至汉晋下到明清。“生死簿”那几章最好玩,没想到“如厕看书”也要被记在生死簿啊,那我死了。
毛-僵!
鬼文化背后是悠长不绝的各种人心。
风趣幽默,好看!
首先还是有趣,讲了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又从大家不怎么留意的细节切入,条分缕析、溯源史料,探寻这些幽冥文化的来源与目的,有点《走近科学》,有点涩泽龙彦,有点《叫魂》。读着很多时候感觉这些牛鬼蛇神、奇景绝域好似一部跨越千年的奇幻设定集。精彩在谈鬼之后,以鬼鉴人。中华民俗的特色是万物务实,无论虚幻神奇,最终会服务到民生与官僚。从这个意义上,我国人民才有着最不信神佛的唯物基础吧?
古人对淹死鬼、吊死鬼必须拉替代的说法,其实是出于警告人们远离危险、不要轻易自杀的善意。报恩报仇的鬼故事,是标准的道德训诫
算是杂谈吧,虽然引经据典,但没有很系统,还有一些主观的看法掺杂其中。“人身后未必是鬼,鬼后面则肯定有人”,看来本书也未能免俗啊。
文字风格是那种老派文人的氛围,有不少典故,文白相间,我很喜欢这样典雅但不死板的调性。讲了中国的幽冥文化,夏天读一读鬼故事很应景!但这本书不恐怖的啦~作者梳理了许多古籍和志怪小说,节奏感总体上是很吸引人的,思想方面不算深入,但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趣,也敢于说真话,讽刺现实情况,针砭时弊。羡慕那个可以谈鬼的时代。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