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赵匡胤时间 (中)的封面

赵匡胤时间 (中)

金纲

出版时间

2022-11-01

ISBN

9787559470942

评分

★★★★★
书籍介绍

北大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学者金纲宋史研究数十年心血之作,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对盛世王朝大宋的全部想象,从阅读宋太祖开始。全景再现赵匡胤开天辟地五十年的历史故实,以正史为坯,以野史为料,“复盘”历史现场众多诡异难言之处。“文”中带点野气,“史”中加了活力。

扫除陈桥兵变的阴谋论假说迷障,正视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历史转折。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公元951年至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后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大宋立国前十年的历史,是精兵简政、广开言路、处理藩镇纠纷、平定地方盗贼、南扫江淮、北击契丹的历史,是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演进史,也是一代大帝赵匡胤开创大宋王朝的起点。

金纲

原名李金刚,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目录
壹郭威的遗产
郭威的肺腑之言 / 2 慕容彦超战略受挫 / 4
悖天命将士离心 / 6 兖州破险遭屠城 / 9
“银包铁”人心解体 / 11 “勾距之术”捉盗贼 / 14
梦祥兆城破拜圣人 / 15 最强的文官阵容 / 1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经典作品。
《赵匡胤时间》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五代之乱,也让我体会到了赵匡胤“抑武修文”的良苦用心。只有重修文化,才能还老百姓一个真正的太平。
如果说吴钩的《好一个宋朝》是源自作者本人对宋朝的喜爱,是忍不住替一个被世人小瞧了却默不作声的朝代辩护。 金纲的《赵匡胤时间》则是一部接近历史哲学的历史思想大随笔。作者落笔成卷、构建出一幅幅场景,置身其中、移神换位地思考着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感,陈述史实的过程中剖析了社会兴衰变化的思想过程。
宋朝前后面对着辽金蒙古三只游牧民族的颠峰战力,而且基本面对的是三者的最有爆发力的时期。宋朝能与三者有来有回,已经不容易。
我们读史,最根本的当然不是如作者所说的挖掘出“稀见史料”。读史,就是读史,正如登山就是登山一样,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越是纯粹,获得的阅读快感越是激动人心。至于是否看到民心向背,是否看到历史书写者的逻辑,二者也许并无高下之分,也是功到自然成的事,但真要做到可能还要看读史之人是否还有一颗慈悲之心。
1、柴荣是个狠人啊,可惜英年早逝;2、老赵这接班也接得太顺利了吧,命运之轮吧?;3、书里的老赵还是比较仁慈和厚道的,且看下部如何定江山;4、书写得不错,好读,也有情感
从李嗣源到郭威,“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而为之”模式的固定传承,轮番轰炸中原地带,而老赵的以贤治国以贤生贤的境界不是一般的高。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看了,感觉还不错,虽然这本书有一些写的是赵匡胤登基之前的事,但正像作者自己说的,只有把他登基前的天下形势说清楚弄明白了,才会更加理解赵匡胤登基以后的所作所为,以及延续了整个宋朝的重文抑武的由来。总体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历史读物。希望作者能坚持把这套书写完,到时一定支持。
整体评价:值。无论是外封、内封的包装,还是内文用纸,再到文字内容,都挺不错的。虽说定价有点小贵,但赶上活动买还是挺合适的。关于内容方面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一点都不浮燥,能感受到他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治学态度,不管他说的观点你是不是认同,起码这种治学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好评!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他的文化之强与他的武力之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还有那么多千年未解之谜案,其中就包括宋朝首当其冲的谜案烛光斧影。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赵匡胤、赵光义的兄终弟及是真是假,历来人们争论不休,希望这套书能给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