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赵匡胤时间(下)的封面

赵匡胤时间(下)

金纲

出版时间

2022-11-01

ISBN

9787559470959

评分

★★★★★
书籍介绍

北大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学者金纲宋史研究数十年心血之作,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对盛世王朝大宋的全部想象,一定从阅读宋太祖开始。全景再现了赵匡胤开天辟地五十年的历史故实,以正史为坯,以野史为料,“复盘”历史现场众多诡异难言之处。“文”中带点野气,“史”中加了活力。

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才能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理解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由偃武修文之德政与五代藩镇习气之碰撞,见大宋如何奠定“文明时势”,使中华文明重新步入“大一统”正轨。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即将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

公元960年至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却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大赦天下但贪腐不赦,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只爱填词不懂政治的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君主下青楼只想花钱买和平;南汉政权极致酷毒,甚至“满朝皆宦官”,引得太祖皇帝浩叹“吾当救此一方之民”。宋太祖与民休息、与士优容、重文抑武,略定帝国天下格局。及其终,有《太祖誓碑》垂范后人,奠定“文明时势”,大宋从此得享恒久荣光。

金纲

原名李金刚,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目录
壹征潞州·平扬州
李筠的致命错误 / 2 “黑大王”李重进欲反 / 9
李筠起兵“直取大梁” / 15 四路出兵合围泽州 / 18
潞州城破李筠赴死 / 22 平扬州预先做牌 / 26
赵普的战事宏论 / 30 无悬念的战事 / 3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读完三册
忠实于历史,详察于细节,缜密于考究,独立于见解,趣味于讲述。
古今中外好多故事都染上了神秘色彩。猜想、托梦、占卜,就像现代人也喜欢看看风水,遇事不决也会偶尔周易八卦算算命一样,古代人更信这些超自然的预示,真也好假也罢,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平添了很多趣味。
宋太祖与民休息、与士优容、重文抑武,略定帝国天下格局。及其终,有《太祖誓碑》垂范后人,奠定“文明时势”,大宋从此得享恒久荣光。
经典作品。
1、老赵的仁君之为,在那个征伐杀戮的丛林世界,像是一条大道至简、重剑无锋之路,收服民心最终显得顺理成章:它又强大又讲理,顽抗有什么意义,不投降它投降谁呢? 2、柴荣给老赵留了一个很好的底子,老赵自己也争气发展壮大,最难能可贵的还是拥有强力而不滥用强力,节欲而自制,惜力何尝又不是蓄力? 3、三百年赵宋的底色启于老赵,老赵也完全胜任仁君模板,虽不能流芳永世,也可以给中华民族带来不少有人情味的历史记忆
内文纸虽然是轻型纸,但用的是瑞典轻型,跟其他国产的轻型纸质感完全不同,一点都不毛糙,摸起来很细腻,而且也不容易发黄,不会像国产轻型纸的书那样,小半年就黄一圈了。厚厚的一本书捧在手里很轻盈,平放也能很轻松地摊开,不会啪地自己合上,轻型纸的好处都有,坏处都降到了最少。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轻型纸。
这套书的装帧相当用心啊,封面的质感很好,放在阳光下隐隐有金属光泽,摸着也很丝滑。历史书精装已经是标配了,毕竟除了阅读外,还有一定的收藏需求,这套书完全就是收藏级的配置,实用型的体验啊,装帧豪华,摆在书架上很气派,小开本,捧在手里读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