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语新识的封面

论语新识

刘强

出版时间

2022-08-31

ISBN

9787559852977

评分

★★★★★
书籍介绍

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细读文本,吃透原典,全面讲述夫子之道。守住儒学根脉,重新发现孔子,立体呈现《论语》精华。大学问出品。

郭齐勇、张新民、林安梧、鲍鹏山、余世存、宋立林一致推荐!精研文本,入木三分,百家讲坛刘强邀您来一场与孔子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谈。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逐篇、逐章解读《论语》文本,吃透原典,全面讲述夫子之道,凸显儒家思想精义与核心。

全书分为“经文”“新注”“新译”“新识”四部分,既精准注释了字词,又疏通了每一章的文义,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比较诸多资料,对《论语》的篇章结构、人物关系、疑难问题给予深入浅出的分析,立体呈现《论语》精华。

《论语新识》开掘了《论语》的历史现场和生命情境,再现了孔门师徒问道论学的生动场景。既可以作为《论语》入门者的津梁;又是深刻理解儒家思想核心的进阶之梯,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孔子,守住儒学根脉。

【本书亮点】

1. 本书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儒家网十大好书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等多个奖项。

2. 著名学者郭齐勇、张新民、林安梧、鲍鹏山、余世存、宋立林等一致推荐。

3. 细读文本,吃透原典,全面呈现《论语》的思想精华。除了对《论语》进行注释和语义梳理,本书还收集和比较了许多资料,串联古今注疏,并把与《论语》主旨相关的文献知识融会于具体的章句解读中,守正出新。本书既可以作为《论语》入门者的津梁,又为读者拓展了《论语》周边知识库。

4. 阐释亲切好读,生动再现孔门师生求学问道的场景。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作者结合自身感悟,提出了一条新鲜的诠释路径:引用心灵史、精神史学的方法,再现孔门师生求学问道的历史现场,从而深刻、贴切地讲述了夫子之道。

5. 图文并茂。附配十余幅《孔子圣迹图》,装帧精美,寓意“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水墨风格封面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美。

【名家推荐】

《论语》是中国人必读的书,第一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其宗纲。现今有关《论语》的解读,有歪讲的,有俗讲的。所谓歪讲,是剑走偏锋,张扬作者自己;所谓俗讲,是阉割儒家的风骨。刘著《论语新识》堂堂正正,中正平直,凸显孔子思想精义与核心,完整准确地讲述夫子之道,有新见而不自夸,通俗又不媚俗,这很了不起!

——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

今观《论语新识》一书,其撰述义例,首即恭录经文,一概大字书写,极为醒目。次则出以新注,无论古训或今释,均一一引据详明,而能折衷一是,言简而义赅。再次则辅以新译,主要通译原文,有类串讲,辞甚雅正,义亦通俗。最后复殿以新识,凡涉疑难问题,无论人物史实、义理旨趣、对话语境、历史脉络,均一一深挖开拓,释疑解滞,寻绎发挥,发为确解,出以新意,层层诱导,引人入胜。

——张新民(贵州大学教授)

读刘强所著《论语新识》,觉其元气充沛,淋漓尽致,有充实之美,有光辉之大,有大而化之之圣言,亦有其不可知之之神来之笔也。有文献之佐证,有历史之考证,有科学之验证,有逻辑之辩证,有心性之体证。此五证,吾所强调者,刘强斯著,作为一部平常讲论之作,竟尔能五者皆备,真乃难能而可贵也。由斯亦可见我中华文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

——林安梧(台湾慈济大学教授)

研究《论语》的书已经很多了。刘强的这本《论语新识》虽然晚出,但是正因为晚出,反而能够做到集大成。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把它放在案头的,某种程度上,我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书来使用的。因为在相关的章句解释上,他是通过诸多资料的收集和比较,最终得出中肯而可信的结论。

——鲍鹏山(上海开放大学教授)

刘强先生的《论语新识》是我们这一代学人在《论语》研读方面的收获。刘强先生有通识,有因应时代的思考,故这本书读来亲切感人。在人们为孔子争论百年之久后,刘强先生恢复了孔子时代儒的含义,展示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知识人的精神气象。

——余世存(著名作家、学者)

《论语》需要用生命去贴近、去理解、去解读。不佞读《论语》有年,自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所幸在《论语新识》中得到印证,正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感。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诠释都百分之百同意,但我还是觉得,刘强教授的《新识》可以作为初学入门者的津梁,也可以作为研究者进一步思考、讨论的基石。

——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什么是圣人?《论语》为什么被称为中国人必读的第一书?在当代,儒学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答案,可在日常生活中,追问起来,却常常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迷惑。

“百家讲坛”嘉宾刘强教授的《论语新识》着重于一个“新”字,力图将《论语》从中国文化的血脉当中、从人伦道德谱系当中、从人们的生活当中激活而出,焕发其蓬勃光大、可信可爱的生命力来。现如今,许多人对儒学和孔子还有误解,《论语新识》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还它们本来的面目,重新发现孔子,守住儒学根脉。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并不在于他的博学多能,而是在于他对滋养自己的文化有一种信念;儒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它是一种可以躬行的生命学问,而非迂腐不化的教条规则。这些,都需要通过激发《论语》的慧命才能够彰显。

怎样激活《论语》的慧命?《论语新识》在追求文本细读、吃透元典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证提出了一条新鲜的诠释路径:以心灵史、精神史学、思想史乃至人类学的方法为奥援,再现孔门师生求学问道的历史现场,从而呈现《论语》的悦乐属性。

《论语新识》注重对《论语》文献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尊重、阐发,力求延续和彰显儒家精神,这是跨越了千年的回响,是超越时空的灵魂共振。从这个角度而言,刘强的《论语新识》可以称为是当代诠释《论语》扎实又具有生命活力的一个注本。

阅读《论语》本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儒学与古典诗学、笔记小说的教学和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阐释与传播。主要著作有《世说新语新评》《四书通讲》《有刺的书囊》《魏晋风流》《竹林七贤》等。

目录
中外名人论孔子
读《论语》法
自序
例言
《论语》次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在刘强教授的吃透原典和全面讲述下感受儒家思想精义与核心。与此同时,刘强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帮助读者做取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了解和深入感悟孔子以及孔子的思想。
旧书当新读,获《论语新识》 提及《论语》,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必然是不会陌生的,甚至不用说中国人,《论语》的智慧早已在全世界都已经传播了,“孔子学院”的兴盛就是明证。然而,毕竟思想深邃,毕竟时间久远,毕竟影响深刻,这样的经典著作让我们永远都必须值得思考。我们需要好好去琢磨与品鉴。所以读《论语新识》的时候,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本书可以逐篇、逐章地解读《论语》,不仅只有文本的解析,而且还有个人的智慧和思考,“吃透原典”正是让我觉得敬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