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雪国的封面

雪国

[日]川端康成

出版时间

2023-04-30

ISBN

9787559857590

评分

★★★★★
书籍介绍

❄ 川端文学至高代表作,日本美学之绝唱

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

——揭秘三岛诺奖推荐函 ·诺奖官方授奖长文

《雪国》中人物的生死哀乐,都与雪融为一体。雪的纯粹与飘忽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川端用《雪国》中充满“余情”的东方文字敲开西方文学世界的大门;他与三岛由纪夫互为知己,而后三岛诺奖落选,川端在获奖第五年含煤气管默然离世,未留下只字遗书。

读诺奖官方授奖千字长文,追寻川端文学领东方文字之先的根源!读三岛推荐函,与文豪亲密接触,窥见日本文学两座高峰的千丝万缕的羁绊,亲身体会日式物哀永恒的纤细哀愁!

在日本作家中,我首先向诺贝尔文学奖推荐此人,我真心感觉唯有他zui适合。——三岛由纪夫

川端先生运用卓越的手法,表达了道德伦理的文化意识,为架设东西方之间精神的桥梁做出了贡献。——诺奖授奖式欢迎辞·瑞典文学院

❄ 一頁·三岛文库译者、日本文学翻译巨擘陈德文全新精译!

——亲临雪国倾情译后记,深度揭秘川端文学时代背景,帮你更懂川端,更懂日本!

知名学者陈德文、深耕日本文学数十年、名译精校,译文典雅流丽、精深洗练、与川端原作融为一体;译后记深度挖掘川端创作背景、时代风貌,更有译者亲临“雪国”越后汤泽,真挚书写译后宝贵心得,让每个世代的阅读者以不同的角度与心境初探雪国之境,再次品味诺奖经典个中韵味。

我一如既往爱读川端文学和三岛文学,深入求之,冀有所得。——译者 陈德文

❄ 一頁文库设计师汐和,首推川端新概念“雪的抒情诗”,再领文库本美学之先!

——纯白书系,献给春雪,献给哀与美,也献给你

匠心设计,珍藏佳品,吹响文库本号角!

川端文库整体视觉由设计师汐和操刀,以“雪的抒情诗”为主题,护封采用特种纸,珍珠白漆片烫印特殊工艺,不同光照下,呈现多种质感的白;内封采用中古世纪圣典边框纹样;环衬均为与护封对应的日本古籍精美插画,更代表每本书的美学意向。

【内容简介】

“驹子撞在虚空墙壁上的回响,在岛村听来,犹如雪花纷纷飘落,堆满心头。”

在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岛村和当地艺妓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朋友关系……同时,岛村又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动心。小说结尾,发生在雪国的一场大火烧出一片纯净,驹子和岛村目睹叶子在大火中消逝,三人的情感在雪中大火的至纯中归于徒劳。

《雪国》是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之一,也是近代日本文学的绝唱,抒情文学的巅峰。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文坛小说巨匠。他一生创作小说百余篇,作品中纤细与强韧结为一体,优雅和对人性深度的理解携手共进。1968年凭《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4年后,他含着煤气管离开人世,没有留下只字遗书。

译者 陈德文

江苏邳县人,南京大学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专业,1985年赴早稻田大学学习和研究,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翻译出版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

目录
雪国
花的圆舞曲
1961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推荐函 三岛由纪夫
1968 年度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式欢迎辞
译后记
用户评论
很有画面
好看好看好看!
这一版本本身没什么问题,给三星是因为实在欣赏不来。虽有“日式文学”之精魂,但技法、叙事均不高明。文笔瑰丽对小说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哪怕退一步论氛围营造,也并非上乘。
一页文库版,毛边本。最近看什么都味同嚼蜡,读《雪国》感觉川端康成也和年轻时候读的不一样……但回想一下,《雪国》还是有种无情的美。
“了解他人之心,你不认为是一件很苦的事吗?”“艺术这东西,我觉得好可怕。”“艺术,不知为何,我总有些害怕艺术。它能够使我立即沉沦其中。当我醉心于跳跃,浑身觉得酣畅淋漓,仿佛在天空飞翔时,又会忍不住想自己究竟要飞向哪里,又会变得如何,总是忐忑不安。梦中遨游太空,就是那种感觉。没有抓手,一味飞翔远去。即便想停止,也仍似他人之躯。我不想失去自我,因此不论何事,我都不愿沉沦其中。”
挣扎的美?什么东东
两个中午读完了《雪国》以及《花的圆舞曲》,总的感觉是令人沉醉,又容易让人抑郁。读了一些评论,《雪国》被提及最多的词是虚无、唯美、徒劳、物哀……《花的圆舞曲》更近似于后来的青春小说和漫画,时而沉静时而激烈来回牵动人心。川端康成确实很有代表性,与之前零零散散读过的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太宰治等人代表作相比,还是川端康成更符合我内心对日本传统日本味道的认知。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之前看过的一些日本电影。也很庆幸读到的是翻译家陈德文的作品。
越是绚丽描写越是虚无,这种描写谈不上讨厌或是喜欢吧。生命很多事也许都是徒劳…
读罢仍然觉得美丽的哀愁萦绕在心头,很爱三岛由纪夫写的这句诺奖推荐词:“人类本源性的孤独与爱的刹那闪烁中窥见的不朽之美相互辉映,恰似电光一闪,欻然照亮了深夜树木上盛开的花朵。”
若即若离而无法被掌握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