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维米尔的心灵之镜的封面

维米尔的心灵之镜

郭亮

出版时间

2023-11-01

ISBN

9787559864420

评分

★★★★★
书籍介绍

进入被历史缪斯眷顾的画家维米尔的世界

探寻存世的三十余幅为世界所无比珍视的作品

.

庞茂琨、郑岩、凌利中推荐阅读,

对维米尔的惊喜“再发现”,展现名画背后17世纪荷兰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与全球视野。

.

【内容简介】

本书对17世纪的荷兰艺术家维米尔进行了广阔而深入的探究,结合艺术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多重视角,对维米尔的家世背景、师承关系、艺术圈交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与维米尔相关的艺术赞助人、鉴赏家以及后世对维米尔绘画的赏鉴乃至争议等话题展开论述,展示了维米尔人生中诸多的细节和故事,以及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追求。

.

——————————

【新书看点】

▶ 一场跨越时间之神的维米尔艺术与家世渊源的深度发现

“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跨越时间之神柯罗诺斯的限定”——维米尔本人及其艺术无疑具有如此的力量和魅力。本书通过维米尔周遭的政治事件、契约文书、财产纠纷、航海远洋等或宏大或细微的史实,巧妙地解开这位既无自画像又无过多历史痕迹的隐匿大师的艺术与身世之谜,作者缜密而引人入胜的叙述及推理,广泛而丰厚的文献材料,以及富有洞见的学术视野,为维米尔生活与艺术中的现实情景与构成元素赋予扣人心弦的小说般的气息。

▶ 在艺术与科技交织下洞见小画幅里的大世界

本书着意揭示维米尔与科学史、艺术史之间微妙的关联。17世纪,荷兰对宇宙结构和人类的知识类型以及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进行了超乎前人的思考。在维米尔为数不多的画作中,就深深蕴含着艺术和科学的惊人力量。画家、光学家、地图制图者、音乐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甚至是当时社会文化精英圈的其中一员,维米尔的复合身份为其画作增添了智性与科学的智慧与光芒。

▶ 30余幅传世名作里的17世纪荷兰海洋帝国别样图景

当德尔夫特的海员们行驶在前往亚洲的海上航线之时,维米尔在他寂静的画室完成了对外在世界的探索,这个小小的空间如透镜一般反映出他对世界的全新理解。本书悉数收录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坐在维吉诺琴旁的女子》《音乐会》等30余幅为世界所无比珍视的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史的写作思维与方式,不仅展现了人类自身历史、情感与智性的优雅方式,更探讨了画作细微末节里所折射出的海洋贸易帝国的壮阔社会图景。

.

——————————

【专业推荐】

维米尔是在荷兰17世纪风俗画盛行的大背景中最具独创性的画家,尽管他与多数风俗画家一样注重表现寻常的生活环境中的寻常的人,但他却能以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看待现实生活,并用一颗纯净的心去炼就和铸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仅表现了纯朴而宁静的生活场景,还凭借了最平常的东西来表达了对绘画与视觉的一种新的关系,他降低了绘画中人物和主观情感的主宰地位,继而推崇一种视觉上的自然法则。

郭亮先生通过对维米尔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纵向与横向的跨域比较,全面、系统而生动的展现了维米尔的艺术人生。其中涉及大量资料的查阅、考证,特别是对维米尔生活经历和故事的挖掘,加深和扩展了我们对维米尔的理解,有助于深入、全面了解维米尔的思想以及维米尔的艺术本身。

——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小画幅、大世界、笔触精妙、波澜壮阔……维米尔的画吸引着无数历史学家、作家、艺术家、电影导演和科学家的目光。每一束目光,都来自一个独特的角度。在这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史与艺术史迷人的重影。

——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这是一部吸引目光的书。从中可以发现艺术史叙事不仅需要观察艺术本身的发展,还依赖将珍贵的作品放置在宏观世界的交流与微观心灵空间之中,领悟维米尔绘画艺术的构成精妙,恰恰在于另辟蹊径的视野和随之引发的有趣话题。

——凌利中(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

郭亮,1973年生,教授,文学博士,上海大学伟长学者,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致力于西方艺术史、跨地域文化交流、科学与艺术的研究,关注不同历史时期下,中国与域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模式及视觉传统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主要论著有《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权力的图像——近代中国的海图与交流》(即将出版),译著有《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合译)。

目录
目录
序 / i
上篇
第一章 维米尔的家世渊源 / 2
一、家族及其影响 / 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挺有意思的研究 通过公证书等社会性文献解读遗留材料有限的维米尔 展开17世纪荷兰与世界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