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上海纪事的封面

上海纪事

于海

出版时间

2019-02-28

ISBN

9787560874951

评分

★★★★★
书籍介绍

《上海纪事:社会空间的视角》标榜社会空间的上海纪事,即以“社会空间方法”编织上海故事。

《上海纪事:社会空间的视角》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社会空间理论源流及辨析;从上海空间历史发现上海人;上海崛起的空间品格;上海内城更新的空间叙事等。

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上海高校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和上海城市研究。主持课程“西方社会思想史”(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精品课程)、“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文课程“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上海市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Development Study”(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著述和主编有图书:《西方社会思想史》(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Urban Sociology、《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报告》《SARS:全球化与中国》;文章:“社会空间概念辨析”“社会信任:道德、人格与制度”“布迪厄的消费分层论”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社会空间理论源流及辨析
一、列斐伏尔:空间生产
二、马西:从地理上思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田子坊、创智农园,好书好书
论体制内学者如何看待体制操控下的城市变迁。
前面写的都蛮好,后来一直以田子坊当成案例来深入分析,有点过时且研究价值不太大,可能是快十年前写的文章了。社会空间改造少不了资本介入与规划修正,而这也不是于教授的专业所长,研究不深入也在所难免。
全书主要借重列斐弗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来考察上海这座城市的“空间”及其变迁。书中许多信息,对我而言很新颖,也有助于了解上海的历史。但作为一本研究专著,本书则显得散漫。讲完理论和历史后,田子坊、汽车社会、公园晨练、创智农园等几个实证案例,似乎看不出有更系统性的脉络或视野,而基本上是不断将列斐弗尔(有时还有布迪厄)的理论,反复套用在不同的案例上。因此,作者用力最多的第一个例子(田子坊)读来颇觉有点新意,再往下读,就觉索然。不过,田子坊这个案例是很有价值的,但作者似乎满足于做一些访谈,而没有兴趣或功夫做更深入细致和跟踪性的民族志研究。这个案例所牵涉的社会成分之复杂多元,政府内部角力及政府与社会角力之微妙,足以支撑起一份非常精彩的芝加哥学派式的城市社会学专著,或是一份不错的中国地方政府运作机制的研究。
学术作品,对上海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论述颇有洞见。
看了一半,时效性有点强,有些例子现在看已经过时了(田子坊),也是挺唏嘘的,只有新天地屹立不倒…
经历了2022 这书没啥意思了
放在十年前一定很有借鉴性
“当空间的战略不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最广大市民为本、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模式才可能自由的发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