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的封面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美)海因茨·科胡特

出版时间

2011-09-01

ISBN

9787562462316

评分

★★★★★
书籍介绍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遗作,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的批评,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并对共情、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临床案例,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在维也纳获得医学学位。并在芝加哥大学接受神经和精神医学的训练。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讲授精神医学至1981年为止。他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毕业并在那里担任教师与训练分析师。身为许多专业论文的作者,科胡特写过两本书,《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他曾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1964-1965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1965-1973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档案馆的副馆长(1971-1981年),以及奥地利科学院的成员。他曾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荣誉十字勋章,与辛辛那提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部分 自体的重建:回应与反思1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可分析性2 对阉割焦虑的再思考3 科学客观性的问题与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治疗的本质4 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再思考5 精神分析的疗效:以自体心理学的发现为基础的初步声明6 精神分析的疗效:自体心理学对治疗进程的重估7 自体心理学对防御和阻抗的看法8 对自我分析功能的反思9 共情在精神分析治愈过程中的作用10 自体客体移情及其解析附注参考文献
用户评论
对于这么一本纯理论而且文字有点绕考验耐心的书,竟然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了。尤其是对治疗过程的理论与历程两方面都写得很清楚,对临床实践很有价值。
又一位感人的人类
科叔有点絮叨,逻辑性很强的絮叨。。。
正在经历自体重建时期的我的深夜读物,常常每读两页就痛哭一小时
专业无上限 具催眠之效。
不太好读 翻译的也一般
整本书篇幅不长,总体来讲是柯胡特生前最后一本书,以理论的修正和讨论回应为主,所以略微难读一点。但是对书中谈防御与阻抗的那一章、讨论共情、谈论孪生需求的部分印象深刻,是在临床中可以仔细琢磨和学习探讨的部分。另外,看的时候也感到柯胡特的不容易,一生因为偏离了传统精神分析的道路创立自体的流派,而不得不不停地应对被误解和被抨击,战斗不止又略感无奈,甚至在字里行间都读出了一种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我也已经再三解释了的态度,也是略微心疼这个老人了。
前面澄清的部分看得很不耐烦。后面几章很好。移情三种,镜像——抱负极,另我——中间技能,理想化——理想化极。前一本书里没有解释镜像和另我,现在清楚了。对另我,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但是觉得很自洽。文化可以作为理想化极很好的解释了看书等精神滋养的重要性
已购另一版本
我见过的翻译最垃圾的一本书,简直就是在糟蹋东西。文章句子几乎每句都有语病,佶屈聱牙,迂曲难通,说翻译质量连google都不如也不为过。纯粹就是急功近利的人渣教授靠百度翻译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