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封面

银元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

出版时间

2007-04-30

ISBN

9787563365371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6)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目录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失怙 迁出旧宅 生活艰辛 先学西医 再学中医 为师服务 渐知物价 初识丁翁 领教理财 生活困顿 卖文助学 否极泰来 进入鸿运
第二章 地窟下藏银揭秘 富家地窟 窖藏银元 受教甘翁 突遭波折 痛失宗师 转从业师 仲师宽大 备受优遇 书寓风光 别有天地 出《康健报》 风行一时 悬壶应诊 盛宴亲友
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垂询家世 立雪程门 鬻书生涯 清贫拮据 客居杭城 题诗讲学 苏州讲学 广收弟子 论医识药 不为良相 返璞归真 愿葬青田
第四章 结婚前失恋滋味 意中有人 两心相照 情事生变 壮士断臂 摒弃万虑 寄情游乐 迅速成婚 安居乐业 远游燕京 物价更廉 游颐和园 参观故宫 访琉璃厂 搜购医典 任何文物 摹制有术
第五章 抗争后中医不废 废止中医 轩然大波 全沪停诊 开会集议 各地响应 云集沪上 三月十七 召开大会 五人代表 赴宁请愿 车抵南京 声势浩大 分访各方 反应良好 卫生部长 折柬相邀 胜利返沪 摄影留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很厚的个人传记,从细微处着笔,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上海的经济、贸易、物价、医药、人文风俗习惯等情况。有关于陈存仁自己的发迹史应该是有美化润色成分,但有些内容是很有趣的,特别是与民国各路名人的交织过往,其中也能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理财生财的道理。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情社会历来已久,而且“大滑头”和“小瘪三”的角色任何时候都不少,太阳底下无新事,读的是老上海生活过往,其实也不过是人间世态浮沉。
真好看!
好看好看真好看!陈存仁为人温厚正直又不死板,平生境遇奇特,虽逢乱世却能独善其身,未经太多苦难,碰上那时风云际会人才辈出,因此青年时期又交友广阔,朋友个个是奇人名流,出身世家,兼拜十多位名师,不光要精(医)术,还要通(国)学,文章平实又不乏意趣,比齐如山可爱太多。旧时中医近乎修行者,故事讲起来过瘾过瘾真过瘾。
这书应该改名作《陈存仁吹牛史》。涉及他专业的,可以信。但涉及私交的,千万别信。而且他讲到自己和某大亨的女儿谈恋爱的情节,颇为令人不齿,屌丝气息扑面而来。女方对他没意思,他脑补对方很爱他。女方毕业的时候,上台用英文致辞,他就自卑,觉得自己矮一头,又觉得这样的女人不好管。后来没成,就巴望着女方倒霉……而且我真心看不起约会时买盒零食都算小账斤斤计较的男人。就不吐槽章太炎和于右任那些同作者所谓的私交了,好多事情作者真是不吝于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啊。
民国时的上海金融业,既有现代化的银行,也有传统的钱庄。钱庄所代表的旧式商业道德和信用体系,为民族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使上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策源地。
银元产生的三种主要途径:1、咸丰年间富商私自铸造;2、墨西哥银元,也就是“鹰洋”流入中国;3、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官方铸造了“龙洋”和“袁大头”。
四星,多一星因他笔下那些故都风物。 (心思缜密,锱铢必较才有如此作品。)
隔那么久又回想看一次的书,现在俄乌战争,又忍不住回想一下这本书中乱世里活下去并且变富的智慧。
感谢作者踏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素材让读者得以从基层生活而一窥那段动荡的历史,再次体会到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