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的医务生涯的封面

我的医务生涯

陈存仁

出版时间

2007-10-01

ISBN

9787563367092

评分

★★★★★
书籍介绍

陈存仁,早年抗议国民政府“废止中医案”五位赴南京请愿代表之一,陆小曼,杜月笙、张学良、袁雪芬、戴笠等都曾求治于他,香港《星岛晚报》为其开设专栏十七年,他的诊所在满仓开业时,费穆、白沉、王人美、鲍方、王丹凤等众多电影界名人前去道贺……

这是作者继《银元时代生活史》以及《抗战时代生活史》之后的又一本札记类作品。书稿展示了作者行医几十年所见所闻社会各阶层人士鲜活的生存状态,并由此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书里附录的《叶天士事迹考》则是一篇考证文字,引用了诸多古籍,但作者运用幽默的文笔,使许多文言文字读来也充满趣味。

《我的医务生涯》在描述社会众生相的同时,笔墨也放在了对作者个人从医经历的叙述。从这一点来说,本书又可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小传来读。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了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有点现代笔记的味道。
中医是一种修辞
医者的角度,比较八卦
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生,很懂人情世故,很懂得市场营销的东西,不做医生估计在商业界也会飞黄腾达。
读完之后,对上海,对些老中医们,有了新的认识!
这位圆滑又时运不错的精致利己主义民国医生,也乃现代名医之典范。
因为《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对此书充满期待。此次溢价购之,多少有点失望。 可以看作是一部八卦书,民国上海的光怪陆离,通过一位名医的观察并记录,不少段子来自前面提到的两本书。大部分属于蹭名人热点,政客、娱乐界明星、商业大佬。你可以说这就是现实生活,隐藏在大上海光鲜背后的真实;但似乎未必是生活真实的样子,正应了那句老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就当个茶余饭后的消遣。
就是把抗战时代生活史里的八卦又讲了一遍😅翻了下银元那本书,三本书有好多重叠的
除了当民国八卦文来消遣之外,陈的书中涉及其社交网络的诸多民国时期的医者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医疗社会史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一群人,他所编纂的医学书籍以及医学报纸《康健报》目前的研究未曾深入。算是又发现了一个切入点。
跟银元时代生活史有点重复,算是一部分对银元的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