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定格西康的封面

定格西康

孙明经

出版时间

2009-12-31

ISBN

9787563391608

评分

★★★★★
书籍介绍

《定格西康:科考摄影家镜头里的抗战后方》内容简介:中国有过一个西康省,它于1939年1月1日成立,1955年9月撤销,只存在了短短十六年。这里有康巴同胞,有茶马古道,还有不远万里为西康带来现代文明的西方教师、医生和传教士。有意思的是,国宝熊猫就是在西康省第一次被电影媒介记录下来,《康定情歌》诞生的跑马山,也在这里。《定格西康》即聚焦生死存亡的抗战岁月。1939年6月至12月,为开发西部大后方,我国电影教育家孙明经骑马投入川康科学考察,历时半年,用电影摄影机和照相机拍摄,一次拍摄所用胶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在中国的摄影史、电影史、科考史中都很罕见。1944年8月至9月,孙明经应邀率队再赴西康,可惜的是,此次拍摄的电影、照片与底片,相当部分已毁于“文革”。今将劫后侥幸余存的两次科考影像结集出版,洵为珍贵。

孙明经,祖籍山东掖县,1911年生于南京。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36年起,在金陵大学担任专职电影课教师,并响应蔡元培动议,用摄影机进行国情调查,一边拍摄科考电影与照片,一边筹备创建中国电影、摄影等高等教育课程。1937年至1944年间,先后四次完成行程超万里的科考拍摄。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后,成为第一届中国委员。1952年以后,与夫人吕锦瑷(中国摄影化学学科创始人)参与创建北京电影学院。执教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很多影视教育与影视创作人才,受其亲炙的最后一班学生中,张会军、张艺谋、顾长卫等,今天已是家喻户晓。本书撰文者孙健三,多年执志于整理研究孙明经、吕锦瑗夫妇的影像及学术成果。

目录
序言
辑一 好一个雅安
辑二 川康道上
辑三 铁矿与金矿
辑四 省会康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张县政府的照片,破破烂烂的大门需要用两根木头撑住
在书店花了一个下午读完
真棒,虽然相隔遥远却仿佛看见了故土和亲人,爷爷奶奶幼年时代的风物大抵接近与此。
比《孙明经手记》好。
1904年,赵尔丰即上书要求西康设省,1906年始有川边之计,改土归流。1933年刘文辉败走川边,力主建省,1935年有筹省会,1939年元旦西康行省成立。时值抗战军兴,东部大幅国土沦陷,以往的边陲之地如今成为立足基业的大后方,也是抗战中重要的物资来源地,更获得举国关注。在此形势下,孙明经即深入康、巴、藏地区,讲述西康建省之后,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1939年金陵大学和中英庚款委员会共同派出考察队前往考察的图片记录,旧时代中国人的勤劳辛苦,茶马古道的艰辛、筑路工人的饮食劳作、康族同胞的踢踏舞,特别是是西康各地破旧的政府建筑和堂皇的学校建筑鲜明对比,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搭配《康定情歌》看的,非常珍贵的历史影像。我看到孙明经与庄学本两人衣着一西一中的合影尤为觉得感动。
可与庄学本摄影对观,大概因为孙明经负有明确的科考调研任务,拍摄的目的性更强,围绕若干主题有比较完整系统的呈现,例如西康的茶业、冶金业、运输基建、教育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孙明经的这批照片在文革中的命运比庄学本的更糟糕,特别是1944年第二次西康摄影,罹于火劫,十不存一。阅读中不难想到他任务的官方性质(未必不客观)对民国政府西康治理的呈现极其正面,字里行间不吝赞誉,这些后来自然成为了抄家查没的理由。
理想国咖啡馆读,惊喜。
凌晨在制定川西的拍摄计划时,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这本书的老照片之中。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