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外国音乐在外国的封面

外国音乐在外国

陈丹青

出版时间

2010-01-01

ISBN

9787563393657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外国音乐在外国》是陈丹青之前文集《陈丹青音乐笔记》(2002)的增订版,除增加四篇长文记述欧游音乐观感、删去一篇《多余的素材》已经收录的《钢琴与阶级》之外,另配以精彩图片飨人眼目,全书彩色印刷,纸张柔软细腻,堪称他诸本文集中最为风雅的制作。

2002年,文集初出之际,陈丹青原拟采用内文篇名《外国音乐在外国》为书名,大意是说,人在纽约写给国内读者看,但为编辑改作《陈丹青音乐笔记》,此番再版,恢复原拟书名,不过此时陈丹青已在国内定居十年,谈及书名的变更,他说出另一层意思:“今岁尤其是少说为佳的一年……谈论艺术真是既风雅,又安全……连书名也规避了境内的话题与是非,单说外国音乐在外国。”

1992年,陈丹青受《音乐爱好者》杂志之邀,开始持续写作,遂“开了份宽窄莫辨的旁门左道”。从最初的《灵堂琴声》(1992)到刚刚写成的《在维也纳》诸篇(2009),此书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堪称陈丹青书写生涯之标本。

此书谈论音乐,以古典为主,兼及流行与民族。作为画家、作家而谈音乐,陈丹青说自己不过是假音乐之名义,而行趣味的批判。他之书写音乐,不单就音乐本身着墨,而是关注音乐所席卷的人生与性命,关注音乐背后的文脉与文化,由此而获致独特的境界与气韵。

此书封面亦由陈丹青亲手设计。原本选择四种颜色,打样以取其一;不过打样出来,颜色均称理想,最后决定,选择三种颜色,制作三种封面,任凭读者选择。此举或为国内首创,虽于发行上有些麻烦,但于读者,却是增加了选择的空间。陈丹青谈及这三种颜色,说是在欧洲建筑中均属常见,而国内却少有使用且用得好的。

目录
题记
在维也纳(之一)
在萨尔茨堡
灵堂琴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关于音乐的记忆有时与音乐本身无关
陈毕竟只是随手写文章的人,常有妙段落语句,却大多没有好结构。本文中收的,都是原载于杂志的文章,也就可以理解了。爱乐者闲暇读读,是不错的。然而陈和他的老师木心一笔,笔力之外,缺在对读者不够信任。他是有所区别,心怀一些傲慢的。最喜欢的一篇是维也纳拜访墓园的一篇。
比《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了四篇游记,多了无数图片。
“我来早了,贝多芬不在家”
画画的人对于形象、形容更贴切,加之作者见多识广,所以书写得生动、老成,很好看。
我真喜欢陈丹青
今天是所谓媒体的时代。一切艺术品都有法子复制再三,以广流布。然而但凡有艺术欣赏这回事,则任一件艺术品总有它原始的、不可替代的观赏方式。听音乐,用不上眼睛。有说是音乐最“抽象”,只要听者不聋,即可心领神会,不受国界种族的文化阻隔。这说法,确实不易辩驳,然而音乐与一切实有,总还牵扯着这样那样的关系。譬如柏林墙轰然倒塌之际,人在美国的老伯恩斯坦赶紧跑到德国奋臂指挥了一场《第九交响曲》,唱片封套上就印着勃兰登堡的庆典场面。可这一场,诚属百年不遇,让贝多芬本人听,他也会佩服那作者的:那德国自己的作者,那德国人面前起了又推倒的墙,德国,又正有这么一阕“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第九交响曲》!搬用理论腔,是所谓“特定的时间、地点、事件、历史”云云,当下都成了这音乐与音乐会的注脚与伏笔。
当游记看还不错
怎么说呢,如果经过了陈的师尊木心再回读作者书,的确不难看出许多挪移效法的确之凿凿。但话说回来,“语气”可以似,一代人还是有一代人的心境表达,比如陈的“小赤佬背景”。因为去过欧洲,读那些令人目眩的墓园/教堂/博物馆游记多少怯魅(我也都一一去过!),但对于那些即兴的论断、知识分子般对国情的皱眉忡忡、行文落笔的轻松不紧… 还是很令人钦佩的。在我这里,陈丹青更是写作大于作画之人。(他的文字可取
真是对不起但这类书读不太进去😢文革那段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