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墙上的斑点的封面

墙上的斑点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56805608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与生活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带领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细腻。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事件的重温,更是一次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文学巨匠,1882年诞生,于1941年离世。她不仅是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还涉足出版业,是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伦敦文坛的中枢,她引领了“布鲁姆茨伯里派”。伍尔夫革新英语表达,打破传统小说框架,采用意识流写作,深入剖析潜意识。她的杰出作品如《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和《奥兰多》,被BBC选入“塑造世界”的百大小说之列,影响深远。
推荐理由
《墙上的斑点——伍尔夫短篇小说选》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英国邮政系统、著名历史人物、著名学校和自然风光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挑战对历史事件的普遍认知、重新解读作者作品风格和对广场历史功能的重新认识,该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它不仅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英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
对心理学、哲学有所涉猎的读者
追求内心宁静、关注生活哲学的人群。
目录
001幽灵之屋
005星期一或星期二
007未写的小说
031弦乐四重奏
041邱园记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好喜欢这种写作,一种更为自由的、流畅的、随性的思维在雀跃着,一种生命力在纸上呼之欲出。
谈及西方现代文学,伍尔夫绝对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作家。比如《墙上的斑点》开创了意识流文学的先河,《奥兰多》对传记体小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革新。 这本短篇集汇集了伍尔夫大量实验性小说,可以说是篇篇精彩。虽然伍尔夫多以意识流闻名,但她的作品形式远非仅限于意识流。现实主义(《宝物》、《探照灯》等)、象征主义(《公爵夫人和珠宝商》)、印象派文学(《弦乐四重奏》、《邱园记事》等)也样样拿手。 其富于变化的叙事方法也颇为有趣,比如,镜头视角(《宝物》)、全知视角(《博爱之人》)、叙述者抽离(《邱园记事》)。 在手法上擅长运用想象、通感、蒙太奇等,将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融合,如音乐、绘画、电影。 思想上较多地探讨了Egoism、自我认知的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人与社会的剥离、女性主义等,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
【2021.42】 人们坐在一棵神奇的树下面,他们能看到绿叶上缀着闪亮的露珠,能听到叶枝夹层里小鸟的欢叫,能触摸到粗壮身柱表层的斑驳痕迹,更甚者可以看到叶片之间透过薄纱似的光斑。而伍尔夫可以做到什么呢?她把太阳的光线像琴键一样赐予律动,这边怜悯着爱情的绿叶,那边凝视着墙上的斑点(意识),物的外表被她剥落,只留下类似音乐的声音,溪水的流动,情感绵绵起伏的山川醉梦...一切都在她的镜头里快速伸缩,一切是那么的美妙又令人惊奇回味!
北華諺語略謂豬拱白菜,近人更有冀中青年直言不諱。大神譯寫西書,每每善於做注,母豬探松露一節妙盡泰西世情。
阅读复健。意识流太适合我了。
大学时读的,补标。意识流的创作,的确也是我喜欢的。
看得想睡觉
伍尔夫对世界细微之处的把握太惊人了,感受力与捕捉力世所罕见。特别是关于女性的篇章,烛照入微,《存在的瞬间》堪称水晶般晶莹剔透的艺术品。
第一次读意识流(可能吧,以前没注意过),看完全篇,根据我的感觉,推荐一样第一次读的人先看《拉宾和拉宾诺娃》、《宝物》、《博爱之人》三篇。 读的时候就不追究具体情节,只是让思维跟着文章走,感受意识的流转与跳跃。(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是这么看的)
渐入佳境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