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发光的骨头的封面

发光的骨头

[英]凯特·摩尔

出版时间

2022-07-31

ISBN

9787572013898

评分

★★★★★
书籍介绍

震惊世人的职业伤害

催人泪下的女工遭遇

★ 亚马逊分类畅销榜榜首,读者高分推荐

★ 全球zuì大书评网站Goodreads读者票选“2017年度zuì佳历史传记类图书”

★ 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2018年度值得关注的非虚构图书”

★ 美国图书馆员2018年zuì喜爱的非虚构图书

★ 《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畅销书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巴诺书店、书籍浏览网等评为“年度图书”

★ 艾玛·沃特森女权主义读书俱乐部“我的共享书架”选书

********************编辑推荐********************

长眠地下的骨头

永恒地发着光

那是致命的光芒

也是精神的光辉

【这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历史。】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然而,100年前镭公司里的女工并不知道,她们每日与镭亲密接触,甚至摄入镭。在接连地生病、惨死后,她们成了镭公司赚钱的代价。罪魁祸首镭公司却选择了隐瞒真相,用法律漏洞逃避责任。官员、专家、律师对这些镭姑娘的悲惨遭遇漠不关心,就连法律也不支持她们维权……这些骇人听闻的事实,是美国工业史上的耻辱。

【这是一曲女性力量的赞歌。】在必死的绝望中,镭姑娘们坚持捍卫自身的权利。她们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勇敢控诉镭公司的贪婪与无耻。她们的反抗精神引发了一场革命,促使政府加强对辐射行业的监管,促成劳工保护法律的修订,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世人从她们的苦难遭遇里意识到了辐射的危险。科学家通过研究她们的身体,积累了关于辐射风险的知识。这一切让后人受益匪浅。镭姑娘们的勇气和牺牲,价值难以估量。

********************内容简介********************

镭,众所周知,是居里夫妇发现的一种元素。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元素曾在20世纪初的美国引领了一股时代潮流。镭可以杀死癌细胞,由此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元素。商家推波助澜,民众为之疯狂,镭产品一时热销。然而,镭并没有区分癌变细胞和健康细胞的能力,它也会给人体带来致命伤害。

镭有荧光效应,被用于描画夜光手表上的数字。从事描画表盘这种精细工作的基本是女孩子。这群不谙世事的姑娘在对镭的辐射危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毫无防护地工作,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受尽痛苦折磨,悲惨死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企业拒绝承担责任;官员、专家、律师无视镭姑娘的悲惨遭遇。这些底层女工的健康和性命一文不值。害人性命的镭公司却能逍遥法外,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最终,勇敢的镭姑娘们站了出来,团结一致,在支持者的帮助下,赢得了她们的正义和尊严,也警醒了世人,镭并不是健康神话。不过,她们的故事不止于此。

本书作者凯特·摩尔通过阅览受害者的日记、信件、法庭发言,并且访谈受害者亲友,走访有关现场,翻阅律师、医生留下的档案和报纸的相关报道等,严谨细致地梳理,深入挖掘这段被埋藏的黑暗历史,从镭姑娘的角度,以极强可读性的纪实叙事风格,生动再现了这群鲜为人知的悲剧主角和她们所经历的痛苦挣扎、顽强斗争。

********************名人推荐********************

这本书真的推荐。镭姑娘是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这段历史也揭示了人类无知的后果。

——张腾岳(《走近科学》等栏目主持人)

一群英勇无畏的女工,她们的反抗精神在工业安全标准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发光的骨头》的描写振奋人心、感人肺腑,是对世界各地女性力量的一种褒扬。

——娜塔莉亚·霍尔特(Nathalia Holt)

《纽约时报》畅销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作者

我特别欣赏摩尔对本书主人公的同情之心,以及她讲故事的能力,她在这本书里生动再现了美国工业史上一个充满耻辱的时代。

——林克·巴克(Rinker Buck)

《俄勒冈之旅》作者

摩尔曝光了美国劳工史上黑暗的一章。那些殒命于商业和科学的邪恶联盟的镭姑娘们,在这本书中犹如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梅根·马歇尔(Megan Marshall),

普利策奖得主

气势强大,内容震撼人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卡伦·阿博特(Karen Abbott),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这本书写了一群令人惊叹的勇敢女性,精彩绝伦,但又令人感伤。这是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瑞秋·伊格诺托夫斯基(Rachel Ignotofsky)

《无所畏惧》作者

读起来触目惊心又痛苦难过。那些女工勇敢地挺身而出,虽然在无意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依旧从坟冢里对我们道出了她们的心声。阅读这本书是我们对她们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彼得·斯塔克(Peter Stark)

《阿斯托利亚》作者

********************媒体推荐********************

《发光的骨头》让我们记住了镭姑娘们的苦难遭遇。摩尔有意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理解这些女性所经历的痛苦,以及她们为了让自身的问题得到承认而不得不进行的斗争……这个故事令人难以忘怀,因为事情并没有多少变化,镭姑娘们那发光的幽灵仍然困扰着我们。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书评(NPR Books)

这本内容丰富的书完美融合了历史、科学和个人,为这一特殊元素[镭]及它在改变工人权利方面所起作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喧嚣》(Bustle,电子版女性杂志)

对于任何一位对美国历史、女性历史以及对法律、健康和工业安全等主题感兴趣的读者,本书都可谓必读之书。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非常出色!

——《旧金山书评》(San Francisco Book Review)

本书精彩地阐明与大企业斗争、为正义而战并非易事……[镭姑娘的故事就是]一个耸人听闻的遭遇不公正待遇的例子……

——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女性时间》(Woman’s Hour)

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20世纪初,美国的企业和法律制度是如何让数十名受辐射毒害的女工保持沉默的……摩尔的描写感人至深。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一部]引人入胜的社会史——深刻地反映了卷入本事件中的那些人员的阶级和性别特点……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令人信服的女性纪实。这些女性的工作使她们致残致死,而她们的雇主、医生和政府却对她们的痛苦视而不见。

——《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

以小说的紧凑节奏,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镭表盘工厂工作的女孩们所遭遇的可怕却真实的故事……

——《书页》(BookPage)

我们有时需要提醒健康和安全的来源,以及为什么它们对进步是如此重要。《发光的骨头》迫使我们记住。

——《化学世界》(Chemistry World)

书中对于发光的表盘画工的描述,将会让读者感到震惊……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歌颂了一群女性的力量,她们斗争的决心改进了劳动法和镭中毒相关的科学知识。

——《书单》(Booklist)重点书评

凯特·摩尔,英国人,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发光的骨头》(The Radium Girls:The Dark Story of America's Shining Women)广受好评,揽誉无数。她对政治和讲故事充满热情,热衷于再现被遗忘的英雄,作品常涉及历史、传记、犯罪等题材,其中多部作品登上《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其作品已被译介超15种语言。

刘畅(译者),副教授,金海翻译社骨干成员,现任教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迄今已完成近五百万字的翻译作品,主要译著有《甘地与丘吉尔:抗争与妥协的壮丽史诗》《奇尔伯里村女子唱诗班》等。

目录
主要人物
引子
上篇 认知
中篇 力量
下篇 正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当这本书告诉我,曾经有人用镭作为夜光涂料,并且让一群女孩不穿戴任何保护设备直接把镭涂上手表表盘,还叫她们把沾满了镭的毛笔放进嘴巴里用口水湿润、来防止笔尖分叉不好画表盘时,我真的快疯了。这就好像眼睁睁看着一个黑心企业,雇了一群十四五岁的健康向上、无比信任社会的小镇女孩,然后领着她们不穿戴任何防护设备靠近福岛核电站熔毁的核芯,并一天8小时一周5天地看守着那块熔毁的核芯,还不停地告诉她们:“你们掰一块下来、舔一舔、咽下去、带回家!对你们很好的!对你们家人也很好的!”人可以坏。资本可以为了利润做出疯狂的事。但当我看着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镭姑娘”们的故事,我还是震惊于人性的黑暗、资本的贪婪、美国司法制度的崩坏、以及“好撒玛利亚人”面对既成事实的无力。
作品揭晓“镭女孩”在绝望中奋起,为自己争取权益,为家人争取物质补偿的故事。她们处在必死的境地,需要与时间赛跑,尽量拖延身体的恶化,与雄厚的公司资本作战,她们需要联合医界和科学界,向世人证明,镭是危险的,处在镭环境里需要足够的劳动防护。这是一场艰难的法律拉锯。该书以凯瑟琳为代表的五名镭女孩,几乎是以向世人展示自己惨况的惨烈方式来引起公众关注,她们还被污名化。她们成为打工者权益的代表,促成当局对法律作出重大修改以保护成千上万的弱势员工。她们只想拥有平常的幸福,却不得不成为先驱。该书创作是叙事类的,围绕这些姑娘的遭遇展开,是感性的书写方式。如果附录能有受害人具体名单、各项统计数据等图表,以及后来的清理放射物残余等情况,能更增加非虚构的力度。
草草看了几章,有被震慑。凄惨已经不足以形容,而是人间真实恐怖故事。
明明被镭伤害到健康甚至付出生命,这些姑娘所要争取的自身利益却始终不被她们所服务的资本家和当时的社会认可。而资本家隐藏罪恶的手段,与今日很多不平之事又何其相似:否认,拒绝沟通,私自藏起姑娘的体检报告和有效信息,甚至给可怜的姑娘泼脏水……要多努力,才能一步步取得胜利果实,拨云见日。镭于人类健康有致命伤害,这是上世纪30年代很多姑娘付出生命才争取到的重大发现。可是,当风波过去,上世纪70年代又使悲剧重蹈覆辙……但她们以生命铸就的真理,永远不该被忘记。
第一个出现症状并死去的女工未能确定发病原因,因为是单身而被医生判定为是感染了梅毒……
庭审太好哭了😭纪实之光,“我们何等健忘”
最难过的是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 如果不是因为她们的奋力坚持,也许我们根本不会知道镭是有毒的,付出了多少生命的力量,十多年的诉讼,才有了最终的结果:让大众知道镭中毒。 看的最恐怖的一个例子,是吃饭吃着吃着,下颌骨的骨头从皮肤里出来了……
读的过程一直很揪心,属于事先张扬的悲剧。以前对这个故事只了解基本的情节,没想到后面的官司还有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