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新发现社会的封面

重新发现社会

熊培云

出版时间

2010-01-01

ISBN

9787802257627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评论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他对电影、对文艺、对著作的评论,是一种思想享受。他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熊培云的妙作很多,《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实在是少有的经典。

——陈志武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

熊培云之写作上承新启蒙的光照,下续独立批判之传统,以其犀利和洞识成为当下思想空间的有力捍卫者和扩展者。

——陈彦 旅法政论家、欧洲华人学会秘书长

有必要让更多人来读熊培云的文章,有病治病,无病健脑。

——郭光东 《南方周末》编委兼评论总监

至少是从2007年读到培云的《思想国》之后,一直追寻培云的思想。非常希望培云能通过电视与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思想!《重新发现社会》见证了中国六十年沉浮,三十年成长。识字与不识字的都不妨想想:国为何物?国家何为?

——庄永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感谢老师一如既往的坚守,思想国伴随我最美好的大学时代。思想的恬静与内心的富庶,未来无穷,云终成海。

——张虹 南开大学2007级本科生

目录
梁文道序允厥执中
自序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4星。适合大学期间读,增广视野。但是读之前最好先阅「当代中国社会八种思想潮流」,这样才知道熊培云是哪派的,他主张的是什么,他反对的又是什么。坦白的说,稍微有点冗长,虽然旁征博引,但不如经济学模型言简意赅。
真正的垃圾
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国家和社会,最怕就是你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当所谓的“危言”回归为常识,人才之所以为人,国家与社会等诸多概念才能恢复其本来的样貌和最贴切的功能。
其实他之前的书还挺好的,这个我是真受不了,看了三百多页觉得,这本书没说什么实际的内容。而且我能做什么呢……
虎头蛇尾 当然 虎头自然算不上的 就一个序能看 而且很多偏激和知识、逻辑错误
过多废话
看完1/3,国家&经济,感觉差不多了。很难想象现在这书能出版的程度……
看了一半。应该不会继续看了,实在是太多太多的引用。还是那句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处处涉猎,处处浅尝辄止,不知道在看什么东西。
比自由在高处写得更有洞见。分数不高,说明讲到七寸,某些部门看了很头疼,回头封杀又无能,索性低分伺候。评论里低分的其心当诛。公正的讲每个灵魂都渴望自由,囿于见识,我们根本不知道何为自由… 这本书才是知识分子应有责任和担当
看书时一度怀疑这本书已经被禁了,即使是10年前的书,很多内容也一语道破社会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而且问题和矛盾还在不断激化。但看网上对书和作者的评论,大多数是贬,不知是大众太愚昧还是作者太偏激,我愿相信本书最后一句话所说“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中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