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的封面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潘光旦

出版时间

1991-12-01

ISBN

978780569429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戏剧界人才入手,用生物遗传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人才问题。

用户评论
研究家族中某一职业情况的良好范例。材料有需要更新的地方,集部文献及“边角料”文献极少利用。地域分布、血缘分布、阶级分布,勾连很好。血缘图存在和《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一样的问题。“优生学”对其影响大,有主观推测的趋向。不过用图很好很强大。
读的是文集第二本。先生之温厚为人,可以从字里行间感知。
题目
潘光旦先生两本对人才研究和家族研究的经典之作,目的是“打通谱学与人才之学”。研究人才之间的关系,家族与人才的关系。《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通过搜集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有关伶人的文献资料,简述了中国伶人的历史。又对伶人之族谱追本溯源的分析,探究中国伶人之现状。而《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是单一的家谱研究,通过对嘉兴地区明清两朝近百家族的族谱分析,以求诠释明清两代嘉兴望族之况。引用资料数量之庞大和整理之难度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两本书单单关于族谱的列举就占了一半的篇幅。作为民国早期的社会学研究,本书方法意义是影响深远的。但百年之前的研究同样缺陷也比较突出,一是在文献的选用上缺乏对“边角料”文献的汇总,另一是由于缺乏调研,有些推断出来的结论与实际不符。这也是评价本书方法大于内容的一个原因。
一人“见下表”,扯出一大家子
伶人之气质虽关乎天生,但这天生中也有遗传的分量,是必须考虑到的。潘先生主要是研究了近代一百二十年间的伶人团体,统计研究了伶人团体的地域分布、血缘分布、社会阶层分布,并对伶人这一人才模式的促进提出了建议。夹叙夹议的方式读之流畅爽然,即使材料有限,仍然得出了相当高明的结论。
只进过三次戏院子居然对梨园的行当、术语如此了解,佩服。不过内容无甚新意。